東亞峰會
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簡稱EAS)是與東盟峰會同期舉行的年會,由東盟輪值主席國主辦和主持,主要通過官員特別磋商,就峰會后續(xù)行動以及未來發(fā)展方向交換意見。東亞峰會概念最早由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于2000年提出。2002年第六次10+3領導人會議通過《東亞研究小組最終報告》,“推動10+3領導人會議向東亞峰會演變”是報告提出的九項中長期措施之一。在東盟推動下,首屆東亞峰會于2005年12月14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東亞峰會由此啟動。東亞峰會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透明的和具有前瞻性的論壇;東盟在東亞峰會及東亞合作進程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會議基本信息
- 會議名稱:第20屆東亞峰會,2025年東亞峰會
- 英文名稱:East Asia Summit,簡稱EAS
- 會議時間:2025年10月27日-28日
- 會議屆次:20
- 會議主題:包容性與可持續(xù)性
- 舉辦城市:吉隆坡
- 主辦國家:馬來西亞
- 創(chuàng)辦時間:2005年
- 主辦單位:東盟輪值主席國
會議成員國
東亞峰會有18個參與國,包括13個成員國,即區(qū)域內(nèi)13個國家,東盟十國(文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及中日韓;以及5個觀察員,即5個域外國家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和印度。
會議機制
東亞峰會是年度領導人會議機制,由東盟輪值主席國主辦和主持,迄今已舉行多屆。峰會主要通過外長及高官會晤回顧峰會合作,就未來發(fā)展方向交換意見。峰會確定能源與環(huán)保、金融、教育、公共衛(wèi)生、災害管理、東盟互聯(lián)互通為重點合作領域,并初步形成經(jīng)貿(mào)、能源、教育部長的定期會晤機制。
歷屆回顧
| 會議名稱 |
舉辦城市 |
會議主題 |
舉辦地點 |
舉辦時間 |
| 第19屆東亞峰會,2024年東亞峰會 |
萬象 |
|
|
2024年10月09日-12日 |
| 第18屆東亞峰會,2023年東亞峰會 |
雅加達 |
|
|
2023年09月05日-08日 |
| 第17屆東亞峰會,2022年東亞峰會 |
金邊 |
|
|
2022年11月10日-13日 |
本百科詞條由網(wǎng)站注冊用戶【
CN105141
】編輯上傳提供,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nèi)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網(wǎng)站不完全保證內(nèi)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
版權(quán)聲明
反饋
我要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