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佛寺原名壽佛宮,位于城廂鎮(zhèn)家珍公園內(nèi)。相傳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占地面積4307平方米,建筑面積2367.27平方米。壽佛寺由山門、大雄寶殿、壽佛殿、菩提塔等組成,寺內(nèi)有三藏經(jīng)典教義12部。
1973年,壽佛宮土地由四川鋼銼廠征用,寺內(nèi)房屋收歸政府,能靜、慧常等僧人移至營房巷一民宅居住。1993年8月,區(qū)政府同意在“三楚宮”(曾作糧倉)舊址重建壽佛宮,1994年由清定大師改名為壽佛寺,1996年重修大雄寶殿。
壽佛寺,原名三楚宮。乾隆三年(1738年)因邑人張騰輝夜夢壽福菩薩,故改建為佛剎,名壽佛寺?!皦鄹!敝复氖菈鄹F兴_,因寺里主要參拜的為該菩薩,故得名。民國時期,地方土豪劣紳為自身利益,將壽佛寺改為壽福宮,即當(dāng)時的會館。
1941年,釋能恕(廣漢三星堆人),從當(dāng)時的會首熊喚臣手中購回壽福宮,將所有菩薩裝了金鉑,并對寺廟進(jìn)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