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覺寺位于北門外青龍場,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自貞觀年間建寺以來,高僧輩出,清朝康熙年間,由破山和尚重建。東南亞地區(qū)和日本佛教徒大多把該寺視為祖庭。
與成都動物園相鄰的昭覺寺,香火鼎盛,創(chuàng)建于唐朝貞觀年間,初名“建元寺”,唐宣宗時賜名“昭覺”,素有川西“第一禪林”之稱。在昭覺寺中,藏有一尊近代的“千手觀音”木雕像,整齊舉起的手如同密集的灌木伸向神秘的空間,觀世音的頭像層層疊疊地藏在其中。
昭覺寺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過突出貢獻。至今,日本和東南亞一帶的許多佛教寺廟還把昭覺寺視為祖庭。著名高僧圓悟禪師所寫的《碧巖錄》、《圓悟心要》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他所著《茶禪一味》傳入日本300余年,至今還被日本茶道界奉為至寶。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休夢法師五世法嗣延美禪師住持昭覺,用了30多年的時間進行全面修復,殿堂房舍增至300余間,建有大雄寶殿、唱梵堂、羅漢堂、六祖堂、翊善堂、列宿堂、大悲堂、輪藏閣等主體建筑,塑像、畫像、碑記、寺額等恢復舊貌。
寺內(nèi)經(jīng)濟實力雄厚。李畋《重修昭覺寺記》中載道:“供食之豐潔,法席之華煥,時一大會,朝飯千眾,累茵敷座,未有一物,愛假外求”。宋神宗元豐末年(1085年),禪宗臨宗禪師純白任昭覺寺住持,開堂說法,從者甚多,被稱為“西川第一禪林”。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年)及宋高宗紹興初年(1131年),圓悟克勤(原號佛果克勤)兩度住持昭覺寺,紹興五年(1135年)在昭覺寺圓寂。至今寺內(nèi)尚存圓悟禪師墓。
昭覺寺位于成都市二環(huán)路外動物園背后的青龍場,與成都動物園相連,據(jù)老人們說動物園當年都是寺廟的一部分,可見昔日寺廟的壯觀。
“第一禪林”便是現(xiàn)昭覺寺的大門。原來有著“昭覺寺”匾額的大門緊鄰動物園,游客反而很難注意到。昭覺寺整體布局非常完善。中軸線由大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組成,兩側(cè)是觀音閣、御書樓、石佛殿(涅槃堂)、大師殿(御書樓)、先覺堂、鐘樓、鼓樓、普同塔院、圓悟禪師塔、禪堂、客堂、僧房、齋堂、放生池等等,穿過寬敞的林蔭道,便是八角亭,之后是第一座大殿“天王殿”。
天王殿內(nèi)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像等。天王殿前的石橋較為古老,是所存不多的歷史遺跡。
大雄寶殿內(nèi)供奉著漢白玉雕塑三身佛像。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三身佛兩旁侍立著阿難、迦葉立像。大殿兩側(cè)是神態(tài)各異的十八羅漢像。大雄寶殿外有個著名的所在,叫做“樹包碑”。這是棵有著千年樹齡的大樹,在這大樹的里面包有一個石碑。據(jù)說當年昭覺寺的道魁祖師所留遺偈,“樹包碑,椰瓢飛,柱頭落地祖師歸”,后來全部應(yīng)驗。因此這個樹包碑便成了寺內(nèi)的佛法應(yīng)驗處。圓通寶殿造型是昭覺寺獨有的,屬于寺內(nèi)標志性建筑。
藏經(jīng)樓里有眾多年代久遠具有歷史和文物價值的經(jīng)書,不對外開放。
天王殿內(nèi),新塑了彌勒佛、四大天王像、木雕接引佛像。
觀音閣內(nèi),塑了三大士、四祖師及壁塑十八羅漢漂海像。
韋馱殿中,供奉著地藏、韋馱和十二圓覺像。
先覺堂,供奉本寺開山祖師破山、圓悟、丈雪法師塑像。
藏經(jīng)樓,供奉玉佛像、珍藏經(jīng)典、文物。
到1986年,先后有80多名僧人來到昭覺寺,其中60歲以上的僧人16名,31歲至60歲的僧人44名,30歲以下青年僧人21名。他們中間,有大學學歷的3人,高中文化程度的45人,小學畢業(yè)或識字的29名。僧人們推選了四川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清定法師擔任昭覺寺方丈,昭覺寺現(xiàn)任方丈為慈青和尚。
昭覺寺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過突出貢獻。至今,日本和東南亞一帶的許多佛教寺廟還把昭覺寺視為祖庭。著名高僧圓悟禪師所寫的《碧巖錄》、《圓悟心要》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他所著《茶禪一味》傳入日本300余年,至今還被日本茶道界奉為至寶。
08:00~17:00
寺內(nèi)素餐廳素香齋每日11:30-13:30供應(yīng)素菜
乘坐1、49、53、71、83、85、87、90、156、530路公交到昭覺寺公交站下車,往昭覺寺客運站方向走,到昭青橫路左拐,再左轉(zhuǎn)上昭青路,即到昭覺寺
昭覺寺在漢朝是眉州司馬董常的故宅,宅號“建元”。
唐朝貞觀年間,初名“建元寺”。
唐宣宗時賜名“昭覺”。
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唐代高僧、禪宗曹洞宗傳人休夢禪師任建元寺住持,他興工構(gòu)殿,擴建寺廟,并奉旨改寺名為“昭覺”。
休夢禪師在昭覺寺住持23年,他言峻機悟,啟人思維,曾應(yīng)召為僖宗說法,僖宗賜他紫磨納衣三事,龍風毯一件,寶器盛辟支佛牙一函。
五代十國時,戰(zhàn)亂迭起,昭覺寺僅存“房舍五間,田土三百廛”。后殿堂衰頹,寺廟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