嶧縣金陵寺的“女媧遺址”,歷史久遠(yuǎn),早期是女媧的“陵墓”,后來修建了“女媧祠”“女媧廟”。古籍《淮南子》記載:女媧生承匡山,在任城東南,此地接壤嶧境,復(fù)有皇母山,皆其遺跡。任城就是現(xiàn)在的“濟(jì)寧”,承匡山就是“天柱山”?!稁F縣志》上記載:女媧陵在城南金陵山的頂端,右面有平滑的石碑,似有大篆體的文字。宋朝慶歷四年到清朝嘉慶三年,歷時754年,相繼載此修建女媧祠,俗稱爺娘廟,供奉女媧和伏羲,香火不斷。 由于歷史的變遷和戰(zhàn)火的破壞,女媧祠已是一片瓦礫,狼藉不堪?,F(xiàn)存留石鼓和一尊古老的女媧石像坐在蓮花臺上,最神奇的是天然形成的蓮花石座至今保存完好。
新建的女媧宮坐落在金陵山頂原址,占荒山面積約72畝,建造的大殿命名為“人祖殿”,人祖大殿長22米,寬11米,高17米,塑有女媧始祖神像,其左邊塑有始祖伏羲像,右邊塑有軒轅黃帝像。塑像下邊坐上雕刻八仙過海圖,右邊雕刻十二生肖圖,地面正中有先天八卦圖,四周墻壁上設(shè)有二十八宿,繪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正殿南門兩邊墻壁左邊繪有蟬,右邊繪有玄武圖。
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初十,在此舉辦的“始祖女媧文化節(jié)”已成為當(dāng)?shù)匕傩章≈氐墓?jié)日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