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英語: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俄語: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簡稱上合組織(SCO、ШОС),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聯(lián)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在中國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
1996年,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成立;2001年6月15日,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2004年1月,啟動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及設在塔什干的地區(qū)反恐怖機構;
2005年7月4日,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
2010年6月11日,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接收新成員條例》和《上海合作組織程序規(guī)則》。
2014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約12.7萬億美元;截至2020年官網(wǎng)顯示,上海合作組織共包含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伙伴。
202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迎來成立20周年華誕,截止當前,上合組織的經濟總量接近20萬億美元,比成立之初增加了13倍多,對外貿易總額達到6.6萬億美元,比20年前增加了100倍。
2022年9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第二十二次國元首理事會議在撒馬爾罕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撒馬爾罕宣言》,還簽署關于伊朗加入上合組織義務的備忘錄,啟動接收白俄羅斯為成員國的程序,批準埃及、沙特、卡塔爾、巴林、馬爾代夫、阿聯(lián)酋、科威特、緬甸為新的對話伙伴。
上海合作組織起源于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lián)邦、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的關于加強邊境地區(qū)信任和裁軍的談判進程的組織。
2001年1月,烏茲別克斯坦提出作為正式成員加入上海五國。
同年6月15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200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二次元首會晤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會上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關于地區(qū)反恐怖機構的協(xié)定》《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三個文件。
2003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三次元首會晤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六國簽署上合組織地區(qū)反恐怖機構執(zhí)行委員會細則等文件,簽署上合組織各機構條例、徽標和秘書長人選。
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常設機構—設在北京的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及設在塔什干的地區(qū)反恐怖機構啟動;同年6月17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
各國亦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塔什干宣言》。同日,設在塔什干的“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反恐機構”正式啟動;蒙古國獲接納為觀察員。
2005年7月4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首腦會議上,六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呼吁美國等制定撤離駐中亞軍事基地的期限;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獲接納為觀察員。
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理事會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辦,主要議題是關于加強當代信息安全,通過合作加大各國保障信息安全的力度。
2007年8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會議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
2008年3月24日,伊朗正式申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同年8月28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成員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杜尚別宣言》等重要文件,會議發(fā)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聯(lián)合公報》。
2009年6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第九次峰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成員國元首簽署了《葉卡捷琳堡宣言》和《反恐怖主義公約》等重要文件。會議給予斯里蘭卡和白俄羅斯對話伙伴地位。
2010年6月11日,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第十次峰會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會議發(fā)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次會議宣言》,批準了《上海合作組織接收新成員條例》和《上海合作組織程序規(guī)則》。
2011年6月15日,第十一次峰會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成員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十周年阿斯塔納宣言》。
201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一致同意接收阿富汗為上合組織觀察員國、土耳其為上合組織對話伙伴國。
2013年9月13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成員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比什凱克宣言》;會議批準《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
2014年8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通過了關于接納觀察國程序的文件草案;同年9月12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一致通過《給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地位程序》《關于申請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范本》修訂案。
2015年7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俄羅斯烏法舉行,烏法峰會通過關于啟動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程序的決議,這也是上合組織繼2001年后首次擴容。此外,本次峰會也決定給予白俄羅斯觀察員國地位,給予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和尼泊爾對話伙伴國地位。
2016年3月22日,阿利莫夫與尼泊爾外事國務部長拜拉吉簽署了《關于給予尼泊爾上海合作組織對話伙伴國地位的備忘錄》;2016年6月23至24日,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
2017年6月9日,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同年11月3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在俄羅斯索契開幕。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會上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宣言》。
2019年6月1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
202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迎來成立20周年華誕,截止當前,上合組織的經濟總量接近20萬億美元,比成立之初增加了13倍多,對外貿易總額達到6.6萬億美元,比20年前增加了100倍。
2021年9月1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通過關于啟動接收伊朗成為正式成員國的程序,并吸收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為對話伙伴國。
2022年6月14日,據(jù)俄新社報道,俄羅斯總統(tǒng)上合組織事務特別代表哈基莫夫稱,白俄羅斯準備申請加入上合組織,相關提案已獲得白俄羅斯部長會議的批準。
2022年7月12日,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消息,烏茲別克斯坦代理外交部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表示,伊朗2022年將被接納為上海合作組織(SCO)成員,在撒馬爾罕峰會上將簽署伊朗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義務的備忘錄。
2022年7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張明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已收到白俄羅斯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的正式申請。
2022年9月,上合組織峰會在烏茲別克斯坦城市撒馬爾罕舉行。
2022年9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撒馬爾罕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同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簽字儀式。儀式上,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撒馬爾罕宣言》。會議還簽署關于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義務的備忘錄,啟動接收白俄羅斯為成員國的程序,批準埃及、沙特、卡塔爾、同意巴林、馬爾代夫、阿聯(lián)酋、科威特、緬甸為新的對話伙伴,批準成員國睦鄰友好長期合作條約未來5年實施綱要等一系列決議。會議決定,由印度接任2022年至2023年度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憲章》,規(guī)定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
1、加強成員國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
2、維護和加強地區(qū)和平、安全與穩(wěn)定,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毒品走私、非法販運武器和其它跨國犯罪;
3、開展經貿、環(huán)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地區(qū)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均衡發(fā)展,不斷提高成員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4、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5、上海合作組織遵循的主要原則是:恪守《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6、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
7、所有成員國一律平等;
8、平等互利,通過相互協(xié)商解決所有問題;
9、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組織及對外開放原則。
會議機制
綜述
上海合作組織已建立國家元首、總理、總檢察長、安全會議秘書、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經貿部長、文化部長、交通部長、緊急救災部門領導人、國家協(xié)調員等會議機制。
每個會議機制的運作,均有相應的文件予以規(guī)范。上海合作組織的協(xié)調工作由成員國國家協(xié)調員理事會負責。
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元首理事會是最高領導機構。
負責研究、確定上海合作組織合作與活動的戰(zhàn)略、優(yōu)先領域和基本方向,通過重要文件。元首例行會議每年舉行一次,通常由成員國按國名俄文字母順序輪流舉辦,就組織內所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指示,會議舉辦國擔任組織輪值主席國。
上海合作組織政府首腦理事會
上海合作組織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例會,重點研究組織框架內多邊合作的戰(zhàn)略與優(yōu)先方向,解決經濟合作等領域的原則和迫切問題,并批準組織年度預算。
上海合作組織外交部長理事會
上海合作組織外交部長會議討論組織當前活動問題,籌備國家元首會議和在組織框架內就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必要時,外交部長會議可以本組織名義發(fā)表聲明。
外交部長會議例按慣例在每次國家元首會議前一個月舉行。召開外交部長非例行會議需有至少兩個成員國提出建議,并經其他所有成員國外交部長同意。
例會和非例會地點通過相互協(xié)商確定。國家元首會議例會主辦國外交部長擔任外交部長會議主席,任期自上次國家元首會議例會結束日起,至下次國家元首會議例會開始日止。
根據(jù)會議工作條例,外交部長會議主席對外代表組織。
上海合作組織有兩個常設機構,分別是: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和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反恐怖機構,常設機構秘書長和反恐怖機構執(zhí)委會主任均由元首理事會任命。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是組織的常設行政機構,為組織框架內的活動提供行政、技術和信息保障。主要職能包括:協(xié)助舉行組織的各種會議;參與制定組織的文件草案;協(xié)助落實組織通過的各項決議和文件;保管組織的文件、資料;收集、整理和傳播組織活動的信息;編制和執(zhí)行組織常設機構的預算;代表組織同其他國際組織和國家開展交往。
秘書處編制30人。秘書長由成員國按國名俄文字母順序輪流擔任,任期3年。
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反恐怖機構設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打擊“三股勢力”等領域開展安全合作的常設機構。
地區(qū)反恐怖機構下設理事會和執(zhí)行委員會。理事會是地區(qū)反恐怖機構的協(xié)商決策機關,由成員國反恐主管部門負責人或代表組成。執(zhí)行委員會是常設執(zhí)行機關,編制30人。最高行政官員為執(zhí)委會主任,任期3年。
觀察員國:阿富汗、白俄羅斯、蒙古國
對話伙伴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柬埔寨、尼泊爾、土耳其、斯里蘭卡、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巴林、馬爾代夫、阿聯(lián)酋、科威特、緬甸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由上合組織國家元首理事會會議根據(jù)上合組織外交部長理事會會議的推薦任命。秘書長由各成員國公民按其國名俄文字母排序輪流擔任,任期3年,不得連任。
張明:2022年1月1日出任上合組織秘書長,任期三年。
阿希莫夫·埃里克·薩爾塞別科維奇、格力高力·謝苗諾維奇·洛格維諾夫、索比爾佐達·舒赫拉特·古爾馬赫馬德、索海爾·汗。
1、張德廣(Zhang Deguang)2004年1月15日—2007年1月1日 中國籍
2、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Bolat Kabdylkhamituly Nurgaliyev)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 哈薩克斯坦籍
3、穆拉特別克·伊馬納利耶夫(Muratbek Sansyzbayevich Imanaliyev)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 吉爾吉斯斯坦籍
4、德米特里·費奧多羅維奇·梅津采夫(Dmitry Fyodorovich Mezentsev)2013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 俄羅斯籍
5、阿利莫夫·拉希德·古特比金諾維奇(Alimov Rashid Qutbiddinovich)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 塔吉克斯坦籍
6、諾羅夫·弗拉基米爾·伊馬莫維奇(Norov Vladimir Imamovich)2019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 烏茲別克斯坦籍
7、張明(Zhang Ming) 2022年1月1日— 今 中國籍
上海合作組織會員國合作涵蓋貿易投資、海關、金融、稅收、交通、能源、農業(yè)、科技、電信、環(huán)保、衛(wèi)生、教育等領域。
上海合作組織解決邊界問題,鞏固成員國政治互信和睦鄰友好;在成員國關切的問題上以上海合作組織名義表示支持,成員國多次闡述對阿富汗、巴以沖突、伊拉克、朝核問題等問題的共同立場,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改革問題上,阿斯塔納峰會宣言強調改革應遵循最廣泛協(xié)商一致的原則,不應為改革設立時限和強行表決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
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重點合作領域,核心是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當天,成員國即簽署《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在國際上首次對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作了明確定義,并提出成員國合作打擊的具體方向、方式及原則。上海合作組織由此成為最早打出反恐旗幟的國際組織之一。
截至2014年,上海合作組織大學項目院校由來自上海合作組織5個成員國的74所院校組成,其中哈薩克斯坦14所、中國20所、吉爾吉斯斯坦9所、俄羅斯21所、塔吉克斯坦10所,涵蓋7個專業(yè)方向(區(qū)域學、生態(tài)學、能源學、IT技術、納米技術、經濟學和教育學)。
2022年1月18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舉行理事會成立大會暨學院掛牌儀式,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上合示范區(qū)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建軍與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共同為學院掛牌。
中方院校名稱與合作方向
院校名稱 合作方向
北京大學 納米技術、區(qū)域學
清華大學 納米技術、區(qū)域學、能源學
華中科技大學 納米技術、能源學、IT技術
首都師范大學(區(qū)域學牽頭院校) 區(qū)域學、教育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區(qū)域學
黑龍江大學 區(qū)域學、IT技術、經濟學
新疆大學 區(qū)域學、生態(tài)學、納米技術、IT技術
大連外國語大學 區(qū)域學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區(qū)域學、生態(tài)學
蘭州大學(生態(tài)學牽頭院校) 生態(tài)學、區(qū)域學
山東大學 生態(tài)學、區(qū)域學、經濟學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牽頭院校) 教育學、生態(tài)學、區(qū)域學、經濟學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學牽頭院校) 能源學、IT技術
中國石油大學 能源學、經濟學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能源學、納米技術、IT技術
蘭州理工大學 能源學、IT技術
吉林大學(IT技術牽頭院校) IT技術、區(qū)域學、能源學
長春理工大學(納米技術牽頭院校) 納米技術、IT技術、能源學
大連理工大學(經濟學牽頭院校) 經濟學、IT技術
新疆師范大學 教育學、區(qū)域學、經濟學
2014年5月20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在上海政法學院奠基揭牌。
和平使命軍事演習
名稱 時間 地點
“演習-01”中吉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02年10月10日-11日 中吉陸路口岸兩側邊境的高山地區(qū)
“聯(lián)合-2003”上合組織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03年8月6日-12日 新疆伊寧地區(qū)和哈薩克斯坦烏洽拉爾市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lián)合軍演 2005年8月18日-25日 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國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
“協(xié)作-2006”中塔聯(lián)合反恐軍演 2006年9月21日-23日 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穆米拉克訓練場
“和平使命-2007”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07年8月9日-17日 中國烏魯木齊和俄車里雅賓斯克切巴爾庫爾合成訓練場
“和平使命-2009”中俄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09年7月22日-26日 哈巴羅夫斯克、沈陽軍區(qū)洮南合同戰(zhàn)術訓練基地
“和平使命-2010”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10年9月10日-25日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和馬特布拉克訓練場
“和平使命-2012”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12年6月14日-16日 塔吉克斯坦胡占德市郊外的“喬魯赫-代龍”靶場
“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13年7月27日-8月15日 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
“和平使命-2014”聯(lián)合反恐軍演 2014年8月24日-29日 中國內蒙古朱日和基地
“和平使命-2016”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16年9月15日-21日 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巴雷克奇市“埃杰利維斯”訓練中心
“和平使命-2018”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18年8月22日-29日 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切巴爾庫爾訓練場
“和平使命-2021”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聯(lián)合反恐軍事演習 2021年9月11日至25日 俄羅斯奧倫堡州“東古茲”靶場
天山反恐軍事演習
名稱 時間 地點 參與國
天山-1號 2006年8月24日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斯坦
天山-2號 2011年5月6日 新疆喀什某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
2019年6月14日,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中方愿在陜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yè)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加強同地區(qū)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領域合作“的倡議。
2020年10月22日,上海合作組織農業(yè)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在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揭牌。
2013年11月29日,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中國愿在新亞歐大陸橋東端的在連云港為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提供物流、倉儲服務。
2015年7月,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正式成立;2016年6月24日,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發(fā)展基金正式設立運作;2021年10月28日,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專用鐵路正式開通。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平號角”國際軍樂節(jié)
2014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平號角”國際軍樂節(jié)創(chuàng)辦。迄今已舉辦6屆,現(xiàn)已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一項重要文化名片和連接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友誼的橋梁紐帶。
2022年8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六屆“和平號角”國際軍樂節(jié)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辦。
《反極端主義公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科技協(xié)定》《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xié)定》《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農業(yè)合作協(xié)定》《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保障國際信息安全政府間合作協(xié)定》《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等。
《上海合作組織接收新成員條例》《上海合作組織對話伙伴條例》《上海合作組織程序規(guī)則》《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怖主義公約》、《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2010年至2012年合作綱要》等。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秘書長
任期 姓名 國別
2003年5月-2006年12月31日 張德廣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穆拉特別克·伊馬納利耶夫 吉爾吉斯共和國
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德米特里·費奧多羅維奇·梅津采夫 俄羅斯聯(lián)邦
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阿利莫夫·拉希德·古特比金諾維奇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弗拉基米爾·諾羅夫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反恐怖機構
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反恐怖機構執(zhí)委會主任
任期 姓名 國別
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張新楓 中國
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葉夫根尼·瑟索耶夫 /
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朱?吉約索夫 塔吉克斯坦
上海合作組織會徽呈圓形,主體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六個成員國的版圖、左右環(huán)抱的橄欖枝和兩條飄帶,象征成員國為地區(qū)和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所起的積極推動作用,并寓意上海合作組織廣闊的合作領域和巨大的發(fā)展前景。會徽上部和下部分別用中文、俄文標注“上海合作組織”字樣。會徽選用綠色和藍色,象征該組織和平、友誼、進步、發(fā)展的宗旨。
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集中體現(xiàn)于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上海精神已寫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組織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
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中國經濟網(wǎng)評
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機制堪稱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國家和諧共處的典范,致力于維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加強地區(qū)經貿以及人文合作,為地區(qū)間睦鄰友好合作帶來新機遇與新可能。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評
盡管上海合作組織一再宣稱他不針對任何第三國,但由于其影響力不斷擴大,并成為一個重要的地區(qū)性的國際組織,北約和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仍然對其提防,并認為是與北約的對抗,在上海合作組織舉行反恐演習時,經常同期在亞太地區(qū)舉行軍事演習,以示對抗。
2021年8月11日,據(jù)伊朗主流報紙《德黑蘭時報》報道,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阿里·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與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會議秘書尼古拉·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通話后發(fā)推表示,“伊朗加入上合組織的政治障礙已經掃除,在走完技術程序之后,伊朗將成為上合組織的正式成員”。
2022年7月,上海合作組織收到白俄羅斯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的正式申請。
伊朗外交部發(fā)言人卡納尼9月12日表示,伊朗總統(tǒng)萊希本周將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伊朗并將簽署加入上合組織的文件。
當?shù)貢r間2022年11月27日,伊朗議會高票通過伊朗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