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大米產自于河南省開封縣杜良鄉(xiāng),種植區(qū)位于古城開封東15公里處,南臨隴海鐵路,北依黃河大堤,東與曲興鄉(xiāng)毗鄰,西同開封市郊區(qū)東郊鄉(xiāng)接壤,全鄉(xiāng)總面積103.7平方公里,下轄29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總人口5.2萬人(其中回族8200人),耕地8.3萬畝。
杜良大米素以粒大、光滑、色澤透明、營養(yǎng)豐富馳名國內外。開封杜良大米蒸干飯香甜可口,筋而不硬,軟而不粘,煮稀飯清香宜人,汁如溶膠,為產婦及嬰幼兒的理想粥飯。
開封杜良大米之所以獨具特色,主要原因是開封周圍的土地多次受黃河水灌溉,土質沙松(俗稱蒙金地)肥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還有肥沃的黃河水灌溉所以產出的大米富含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杜良大米最主要的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約70%左右,同時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7%~8%、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杜良大米蛋白質中,含賴氨酸高的堿溶性谷蛋白占80%,賴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物,氨基酸組成配比合理,比較接近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的蛋白質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杜良大米蛋白質的生物價(BV值)為77,蛋白質效用比率(PER值)為2.2(小麥為1.5,玉米為1.1),蛋白質的可消化性超過90%,均高于其它谷物,因此杜良大米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高。杜良大米的營養(yǎng)價值一般、比較均衡,維生素B族含量比較豐富、齊全。
水稻種植在開封有著悠久的歷史,《宋史.食貨志》中有京城種稻的記載,宋人陳景汗所著《群芳備祖》中也有開封城廂種稻的記載,可見,至少在北宋時期,開封已有水稻種植。建國后,在市郊通過修建引黃水利工程,水稻種植面積逐漸擴大,現已成為經濟效益最高的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