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粑的制作并不簡單,從糯米的泡發(fā)到?jīng)鲷蔚某尚托枰?jīng)歷八道工序,花費十多個小時。首道工序就是精選帶韌性的糯米,用井水浸泡十二小時。用石磨出糯米漿,經(jīng)過沙布袋過濾沉淀,去掉多余的水分,上蒸籠蒸一個半小時,這時的秘訣在于火候,火候太大,糯米粉就會過硬,火候不夠,糯米粉又太軟,只有軟硬適中,制作的涼粑才有彈性,又不會軟塌。蒸好的糯米粉,需要趁熱沖錘,石臼杵舂。
祁陽涼粑,柔軟細膩,香味純正。因為有薄荷,吃起來有一種清涼感,為老年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缺少牙齒的高齡老人所喜愛。涼粑傳統(tǒng)上是一種供老人、小孩享受的食品,一般系有制作技能的家庭制作,不成規(guī)模,市上也是個體攤販或單獨挑著叫賣,銷量雖不大,卻是一項經(jīng)久不衰的傳統(tǒng)習慣,城鄉(xiāng)均可見到此類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