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①·采蓮曲
稽山②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fēng)也自波。
莫言春度③芳菲盡,別有④中流采芰荷。
①相和歌辭:相和歌辭是樂府詩集中的一類,盛行于漢魏時期。
②稽山:紹興會稽山的省稱。郁:有草木茂密之意,又表示憂愁。嵯峨:山高峻貌。
③度:過。芳菲:花草。
④別有:另外有。芰荷:芰,四條腳的菱;荷,指蓮子。芰荷指菱和蓮或單指二者其一。
這首詩作于越州(今紹興市)鏡湖旁,鏡湖又名鑒湖。鏡湖很大,有東湖、南湖和長湖之分,徐文長說鏡湖八百里,也不為之過。鏡湖很美,唐朝詩人李白等多有吟詠。當(dāng)年賀知章在州府游歷,看到了會稽山的云霧,鏡湖上的采蓮人,景色很是別致,即興作了這首詩。
賀知章( 659-744),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幼時移家山陰(今浙江紹興)。證圣元年( 695)進(jìn)士及第,做過太子賓客、秘書監(jiān)等官。性隋狂放,不拘禮節(jié),自號“四明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