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已600余年。建國后,經過政府多次撥款修繕,基本保持了原貌。是陜西省現(xiàn)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坐落在城內東渠岸(漢白渠)北,坐北朝南,東西寬52米,南北長212米,占地總面積11024平方米。整個建筑群體現(xiàn)了宮殿式建筑特點,采取多層院,縱深發(fā)展,中軸為線,左右對稱的布局方式。主體建筑在中軸線北端,東、西兩廊及鐘、鼓樓分設在中軸線兩側,中間甬道筆直到底,其間四座木、石牌坊,重重院落重重門,引人入勝。
三原縣博物館
廟門前大照壁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壁高10米,寬9.5米,厚1.65米,為青磚透雕裝飾,結構為歇山一字式。壁心由25塊巨形方磚組砌而成,上有浮雕“老龍訓子”圖,為城隍廟點題之作;石質基座上有浮雕“喜鵲鬧梅”、“太公垂釣”等圖案,刀法精湛,栩栩如生。
鐵旗桿建于清咸豐年間,照壁北邊東西各1個。高13米,共重兩萬余斤。用生鐵鑄成,有龍、斗、旗、朱雀等物裝飾。鐵龍纏繞旗桿,翹首向天,姿態(tài)生動。頂上一幅鐵對聯(lián)為“畿察動先”、“念知幽處”。造型風格獨特,國內少見。
大門外木牌坊位于大門外青石臺基上,高13米,長15米。坊頂為九脊歇山,四根通柱承托,斗拱為六跳八鋪作,布置為倒梯形。邊卯為45度角相交,與正卯吻合,結構奇巧。自清咸豐三年(1853年)修葺保存至今。
大門位于木牌坊北,為城隍廟第一進。正門旁有東西二側門,門外八字墻上有磚雕“鯉魚躍龍門”、“魚龍變化圖”。門樓高15米,長15米,為九脊重檐歇山。脊眉上置有2.5l米高的“高明樓’’和“鎮(zhèn)獅寶塔”,正吻系背獸龍。主門樓由4根通柱、4個鉆角斗拱、4個補間斗拱構成8個受力立方位,圍繞懸柱銜接,承載整個負荷重量。因在懸柱及八個方位上畫有八卦符號和太極圖,故名八卦懸頂無梁門。大門檐上有邑人崔紹書“顯佑城隍廟”匾額,蒼勁有力,金碧輝煌。門楣匾上楷書“城隍廟”,藍底金字,書法渾圓潤厚,相傳為清代狀元韓城人王杰所書。
建筑布局
城隍廟古建筑群總面積13,390平方米,它以均衡對稱方式把樓、殿、廊、廡等四十多個單座建筑,按主次分布在縱橫軸線上,全部建筑琉璃蓋頂、雕梁畫棟、結構嚴謹、肅穆壯觀。山門前有歇山一字型水磨磚影壁,高十余米,中間鑲嵌有透雕的鯉魚跳龍門、影壁前鑄有兩萬余斤重的一對鐵旗桿,鐵龍纏繞、氣宇軒昂。山門東西八字墻上有蒼龍訓子和魚龍變化磚雕,形象逼真。正門前建造一座12米高的歇山牌坊,坊額上書威靈昭應詞,坊上木雕龍戲珠、鳳還巢、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牌坊北面是城隍廟山門,高15米,為九脊重檐歇山建筑,又稱八卦懸頂無梁門,因為無梁檁,由十根明柱支撐,在懸柱和八組斗拱方位上雕繪著太極圖和八卦符號而得名。大門通內的中軸線上有三米寬青石路貫通南北。山門內東西兩邊上碑廊,鑲嵌有岳飛書寫的前后出師表石刻,因其志盡文暢、書法飄逸、雕刻精湛,故有三絕碑之稱。向北是第二道木牌坊,上書陟降在茲下雕堯王訪賢、岳飛趕考、李白醉寫等歷史故事。再向北是第三道石牌坊,上刻明靈保障,堅匾上刻監(jiān)觀二字,額枋上雕著十八學士登贏洲、三顧茅廬等歷史故事,石牌坊北面是戲樓,雀替等構架上木雕著蒼龍戲鰲、鳴鳳朝陽、龍吟虎嘯、威獅祥麟等飛禽走獸。穿過戲樓,進入廟的中院,院內殿廡周環(huán),曲屋連屬。東西十八間廊房內昔日有十殿閻君、十八層地獄塑像,今為唐代出土文物和歷代瓷器陳列展室。中院兩邊有對峙的鐘鼓樓,高均為14.5米是三重檐十字歇山式建筑,樓體承托在十二根明柱上。鐘鼓樓緊接著東西廡殿和陪殿。廡殿中央是第四道木牌坊,高13米上刻明靈奠估。坊上斗拱重疊,木雕滿棱,有八仙過海、圮橋納履、女蝸補天等歷史故事。昂頭上木雕著58個童子,形制俊秀各異。中院正北的七級高臺上是由拜殿和獻殿組成的城隍大殿。殿高15米,建筑面積736平方米獻殿內有塑像6米高為城隍神像和四大天王、送子娘娘、城隍夫人和鐘馗塑像。拜殿內陳列著21幅反映十殿閻君、十八層地獄廟藏畫。殿前有1.2米高明臺,臺周有石欄桿圍護,明臺東西分別立有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敕建城隍廟的誥命石牌和萬歷年間鐵鑄6.5米高的焚紙爐。城隍廟后是寢宮,面積697平方米,由門、亭、廊、殿、樓組成并以厚墻密封,緊連宮門與寢殿的明亭,把宮門與寢殿聯(lián)為一體,東西是寢宮廊房。寢殿高18米。三重檐,樓上下均為回廊,今為于右任書法廳,寢宮東面為財神殿。此外還有東西道院及兩座經堂。
館藏文物
館內收藏文物3000多件,碑石150多通,現(xiàn)已展出的唐代出土文物200余件,歷代瓷器150余件古字畫等。三原博物館現(xiàn)有館藏文物2425(組),其中一級文物10件,二級文物108件,三級文物329件,一般和未定級文物1972件,以岳飛書諸葛亮前后出師表、宋、金、元時期的耀州窯系青瓷、黑慈、于右任書法作品、明清字畫和唐李壽墓、臧懷亮墓出土文物等為世稱頌。 博物館基本陳列有“唐帶出土文物展”、“于右任書法展”、“十殿閻君廟藏畫展”、“歷代雕刻藝術展”?!疤拼鐾廖奈镎埂标惲姓钩隼顗勰购完皯蚜聊钩鐾恋奶拼奈锝偌饕懈黝愄召浮⒛怪镜??!坝谟胰螘ㄕ埂敝饕钩?0余件于右任早年書法珍品,最為突出的是于右任書南宋陸游“初冬雜題”詩巨幅草書中堂,內容為“莫嫌風雨作新寒,一樹青楓已半丹。身在范寬圖畫里,小樓西角剩憑欄。”筆力雄厚,結構嚴謹,章法合理?!笆铋惥禺嬚埂惫舱钩?1幅明、清民間畫工根據(jù)道教所傳繪畫的十殿閻君,俗稱廟畫,屬宗教繪畫類,畫史通稱為道釋畫。廟藏畫陳列,旨在向觀眾和神秘文化探討者提供鑒賞和研究明、清社會、宗教活動級民間繪畫史料。
參觀信息
門票價格:42元
交通:西安城北客運站、咸陽汽車站乘開往三原方向的班車。
開放時間:春節(jié)前10日休整,其余全年開放。早8:30——下午17:30
地理位置:三原縣博物館位于陜西省三原縣城東大街。
郵編:7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