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鼓浪嶼餡餅食品文化博物館,位于福建省,據(jù)2022年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xiàn)有藏品427件/套,開展教育活動150次,參觀人數(shù)7.8萬人次。陳列展覽博物館通過形式多樣的展品展示:栩栩如生油畫再現(xiàn)1958年的鼓浪嶼食品廠,講述鼓浪嶼食品廠的發(fā)展歷程。
福建省鼓浪嶼餡餅食品文化博物館歷史沿革: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廈門成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民族文化及廈門地方文化,演變出獨具地方特色食品文化。人們須臾不可離開的飲食,無疑是食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有百年歷史的鼓浪嶼的糕餅之中的餡餅、綠豆糕等名點小吃,因其用料精良、制作考究,色、香、味俱佳,而蜚聲國內(nèi)外,這些都見證了鼓浪嶼牌餡餅的歷史悠久。19世紀(jì),鼓浪嶼,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縮影,以其絢麗的自然風(fēng)光,浪漫的人文情懷令無數(shù)人傾倒神往。1940年,鼓浪嶼牌餡餅,這種可謂是“洋皮中國心”中西融合的食品開始受到廣泛的歡迎并流行于市。幾位鼓浪嶼牌餡餅手工業(yè)者,憑著多年的制餅經(jīng)驗,研發(fā)出了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餡餅, 家喻戶曉的鼓浪嶼牌餡餅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并伴隨著鼓浪嶼這座傳奇色彩濃厚的小島走過了百年的歷史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