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歷史
諸暨市博物館地處紹興市諸暨城關鎮(zhèn)東一路菱塘山(兒童公園旁),占地20余畝,建筑面積3600余平方米,投資1200多萬元。1997年5月動工興建,12月28日竣工,1998年初開始布展,10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
文物史跡館介紹了諸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內分古越舊都,浙東望縣、人杰地靈三大部分,以地下出土的文物結合資料、圖片,展現(xiàn)了一個歷史悠久、農耕發(fā)達、名產薈萃、文風昌盛、名人輩出的諸暨。
陳洪綬紀念館是為紀念一代畫宗陳洪綬而特設的,紀念館內陳列介紹了陳洪綬的生平及部分陳派傳人的作品。珍珠館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展館。諸暨是全國“珍珠之鄉(xiāng)”,1996年被評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珍珠串綴藝術之鄉(xiāng)。館內展示了珍珠的養(yǎng)殖、加工過程,展出了全國少見的珠王--明月珠和各類珍珠工藝精品。
民俗館以節(jié)慶禮儀、日常生活、農副生產、民間工藝四個部分再現(xiàn)了暨陽大地的民俗風情。
臨時展館主要是用來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具有科技性、教育性、藝術性的展覽。
諸暨博物館把嚴肅的歷史題材和活潑的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使整個展館雅俗共賞,自具特色,是一處集休閑、觀賞、娛樂、教育于一體的“館中有園、園中有館”的綜合性博物館。
設計特色
博物館主體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氣勢恢宏,以漢風為基調,采用高平臺、方屋頂的仿漢建筑造型,內以九曲回廊相連,是諸暨市暨陽新城中的標志性建筑,被譽為浙江省縣級博物館的樣板工程。
基本陳列
博物館主要設文物史跡館、珍珠館、民俗館,再現(xiàn)了諸暨六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濃縮了暨陽大地的民俗風情,展示了諸暨市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民間工藝中的瑰寶奇珍。其中文物史跡館是基本陳列的主要內容,分“古越舊都”、“浙東望縣”、“人杰地靈”三大部分,以出土文物為主,配以圖片資料,向觀眾展示一個歷史悠久、農耕發(fā)達、名產薈萃、文風昌盛、名人輩出的諸暨。整個展館采取以史為線、史物結合的陳列形式。
館藏文物
青銅炭爐 春秋時期。高16厘米、口徑38厘米。扁圓形,平唇,弧腹,圜底。口沿飾蟠虺紋,腹壁遍飾云雷紋。上腹部鑄對稱鋪首銜環(huán)一對,下腹部焊接連環(huán)形把手兩個。內底中央為一個三角形鏤孔,四周環(huán)列四個方形鏤孔。底座環(huán)列獸面紋足九個,與圜底粘接。
文房四寶 有犀牛鎮(zhèn)紙、石雕筆架、龜紐水注,制作精致,造型獨特,堪稱“鎮(zhèn)館之寶”。尤其是石雕筆架,共雕琢錯落有序的山峰三十二座,中部峰巒拔地而起,邊緣隨勢綿延起伏不斷,顯示出崇山峻嶺逶迤連綿的雄姿。筆架色澤黝黑,細膩光滑。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東一路18號
交通線路:5、6、11、12、13路公交車
開放時間:淡季8:00~11:30,13:30~17:00 旺季8:00~12:00,14:00~17:00
閉 館 日:星期一
郵政編碼: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