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各方面都有了更大的發(fā)展。2012年學校有教學班24個,在校學生1100人,教職員工74人,任課教師56人。教師學歷:大本8人,大專28人,正讀本、專14人。職稱:小中高1 人,小高40人,初級職稱23人。市級青年骨干教師2人,區(qū)學科帶頭人3人,區(qū)青年骨干教師14人。 學校堅持“教育科研領先,素質教育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辦學宗旨,努力培養(yǎng)“和諧,奮進”的校風和實施“創(chuàng)建現代化學校,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學有特長的學生”的辦學目標,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教學網絡。 為了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在學校管理上,我們依法辦事,充分民主。在推進素質教育中,我們以“科研領先,德育為重,教學為主”。在教師隊伍培養(yǎng)上,我們抓師德建設“講政治、重鑄魂”,在抓師能提高上“講科研,重實踐”。
學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學環(huán)境示范校;首都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健康教育促進校;東城區(qū)校外課外活動先進集體;北京市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先進校;北京市衛(wèi)生先進單位;北京市禮儀示范學校;北京市先進教科研單位等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泵麊巍?/p>
解放后40余年,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教育,小生物園地,文書檔案及教師備課資料管理以及足球傳統(tǒng)項目等方面起步早,效果顯著,已形成特色,市區(qū)領導多次在此召開現場會推廣經驗。1978年被定為東城區(qū)重點小學,1981年評為北京市體育達標先進單位;1986年評為北京市文明單位;1987年評為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1990年獲北京市小學生足球傳統(tǒng)校比賽(男子組)第一名;先后三次被評為北京市電化教育先進集體。1982年老教育家韓作黎參加“自力更生,開設專用教室”現場會后題詞 :“育人如同過關山,貫徹方針道路寬,精神文明無價寶,萬金何足掛齒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