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場辣椒栽種歷史悠久,獨具地方特色,不僅色澤鮮艷,體大肉厚,而且香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
牛場辣椒產自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qū)牛場苗族彝族鄉(xiāng),是牛場鄉(xiāng)的地標產品,現牛場鄉(xiāng)黨委、政府成立辣椒協會助力發(fā)展辣椒產業(yè)。
據貴州大學生化營養(yǎng)研究所化驗分析,牛場辣椒粗蛋白含量為15-29﹪、維B.9﹪、維C1.09﹪, 維E0.79﹪鐵8.66﹪,鈣87.42﹪,鋅1.43﹪,總糖27.37﹪,脂肪14.33﹪,粗纖維20.36﹪,還含有人體必須的17種氨基酸。長期食用不僅有助于消化,還可治療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癥,并有減肥之功效。牛場辣椒在省內的六盤水、畢節(jié)、安順、貴陽等地廣受贊譽,在湛江、海南、大連、北京等參展頗受消費者青睞;甚至旅居海外的華人品嘗后也紛紛寫信求購。中央電視臺曾約請我鄉(xiāng),幫助打廣告,外地客商對牛場辣椒也情有獨鐘。牛場鄉(xiāng)現年種植辣椒3000畝,產干辣椒60余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自辣椒部分達250元,約占總收入的25﹪,系全鄉(xiāng)一大支柱、特色產品,現在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牛場鄉(xiāng)正在進行辣椒品改試驗,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跟國內外知名企業(yè)對接,打造牛場辣椒品牌,做大做強特色產業(yè),為發(fā)展牛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chuàng)造條件。
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六枝特區(qū)牛場鄉(xiāng)、新場鄉(xiāng)、梭戛鄉(xiāng)地處烏蒙山區(qū),牛場辣椒產區(qū)以緩坡平地為主,土壤類型主要為黃壤,土層深厚,疏松肥沃,保肥能力較強。土層厚度平均達60cm,PH4.5—6.0,土壤有機質、氮、鉀含量比較豐富。有機質含量:1.3%—4.6%,含氮0.28%—0.84%,速效鉀135.00—560.00mg/kg。年平均氣溫13.5℃,年降雨量1380毫米,無霜期達265天,是辣椒生產最適宜區(qū)域。三個鄉(xiāng)、村都有大量辣椒種植習慣。在六盤水地區(qū),只要說到辣椒,人們都會首先提起牛場辣椒。
地域范圍
牛場辣椒地域保護范圍為:六枝特區(qū)牛場鄉(xiāng)興隆村、箐腳村、云盤村、牛場村、尖巖村、黔中村、大箐村、黃坪村、平寨村;新場鄉(xiāng)新場村、烏柳村、老燕子村、柏果村、倉腳村;梭戛鄉(xiāng)平寨村、高興村、安柱村、順利村、中寨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5°13′-105°19′,北緯26°27′-26°31′,東西軸長14公里,南北軸長11公里。東與織金縣相鄰,西與水城區(qū)接壤,北抵納雍縣,南與六枝特區(qū)新場相鄰。區(qū)域生長面積150平方公里。牛場辣椒種植面積4萬畝,年產量達60萬公斤。
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外在感觀特征:果形較大,中徑2.7cm左右,果長12cm左右,果重2.0g左右,肉厚皮薄、色澤紅亮。 內在品質指標:六枝牛場辣椒入口后辣味適中,味香,根據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分析,牛場辣椒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氨基酸和多種有益礦物元素,粗纖維含量較高。其中氨基酸5.4-6.2%(g/100g),粗纖維28.48-34.20%,磷4200-4900mg/kg,鎂1594-1850mg/kg,鈣560-800mg/kg,鐵75.35-82.00mg/kg,鉀22800-23000mg/kg,鋅218-260mg/kg,維生素C4.5-5.1(mg/100g),維生素A0.22-0.30(mg/100g) 辣椒素的含量在680-720%(mg/kg)之間,優(yōu)于其它產地的辣椒。 牛場辣椒生產嚴格按照NY5229-2004《無公害食品辣椒干》、DB52/T462-2004《貴州省優(yōu)質辣椒干》的規(guī)定進行生產。
特定生產方式
牛場辣椒栽種區(qū)域通常選擇,排灌方便,地勢較高,土壤肥力較高的黃壤土或砂質壤土,無污染,歷年來病蟲害發(fā)生少,前茬未種植茄果類蔬菜的,集中連片,便于規(guī)?;a的地塊。 主栽品種為提純復優(yōu)的本地品種,選用新飽滿無夾雜物的種子,干粒重大于5g,發(fā)芽率在85%以上,種子浸種、消毒,配制營養(yǎng)土,塑料拱棚育苗。辣椒苗株高20cm上下,苗齡60d左右,具有10片—14片真葉,莖粗壯,節(jié)間長1.2cm左右,葉色正綠,根系發(fā)達,可及時移栽,一穴單植或雙植,每 畝6000株~10000株,平均行距30㎝~50㎝,平均株距20㎝~40㎝,穴深6cm~7cm,澆足底水,栽苗,碎土封穴。每畝窩施腐熟農家肥5000KG左右,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50KG左右,草木灰100KG左右或鉀肥15KG。(如磷酸鉀30-40KG)??傻啬じ采w。管理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增施磷鉀肥,定植成活后追施一次腐熟清糞水。封行前及時中耕除草,結果盛期用0.5%磷酸二氫鉀葉面追肥2-3次。安裝殺蟲燈,運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綠色防控措施,減少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范使用農藥,嚴格執(zhí)行安全間隔期規(guī)定,符合要求的方可采摘上市。8月中旬到10月下旬采收,椒身完全轉為紅色即可采收,分期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每批辣椒建立詳細的投入品記錄、田管記錄、加工記錄、出入庫記錄、銷售記錄等。
包裝標識相關規(guī)定
本規(guī)定地域范圍內的牛場辣椒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須向六枝特區(qū)經濟作物站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guī)范生產和使用標志,統一采用牛場辣椒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