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城是昆侖山下一座充滿現(xiàn)代氣息和地域特色的縣城,在歷史深處,它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西夜、子合國所在地,也是古絲綢之路南道重鎮(zhèn),它享有“中國核桃之鄉(xiāng)”的美譽,它因隱藏于深山、高原和大漠的獨特高原風(fēng)光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在葉城村落中穿行,你來不及啟動你的夢,只是被濃釅的綠色吸引著。村落在綠色中隱約浮現(xiàn)。光與影的律動,一陣陣果香的彌漫,夢境便如同海市蜃樓般浮現(xiàn)。
葉城縣是新疆最大的核桃產(chǎn)區(qū),被稱為中國的“核桃之鄉(xiāng)”。 葉城核桃營養(yǎng)豐富,核桃仁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及對人體有益的17種氨基酸,具有極高的保健價值。以果大、殼薄、果皮光潔、縫合線淺、出仁率高、易剝離完整果仁、味香甜、富油脂、無苦澀等特點著稱。
產(chǎn)品概況
產(chǎn)品名稱:葉城核桃
國家公告號: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2009年第66號
保護范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葉城縣、莎車縣、澤普縣、麥蓋提縣、巴楚縣等5個縣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
地理環(huán)境
歷史上的古絲綢之路重鎮(zhèn)葉城,葉城縣由維吾爾語“葉爾羌”轉(zhuǎn)化而來,意為“廣袤的土地”。維吾爾語稱其為“喀格勒克”,意為“屯兵要塞”。它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緣,南涉雄偉的喀喇昆侖山脈,北接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南邊境,喀喇昆侖山北麓,隸屬于喀什地區(qū)。縣境處于青海格爾木經(jīng)新疆和田至喀什公路國道315線與西藏、新疆公路國道219線交匯處,也是國道219線的起始點,“零公里”這個地名由此而來。
葉城縣的地形南高北低,呈新月形。國土總面積3,1萬平方千米。山地占76.39%,沙礫荒漠占19.89%,綠洲占3.72%;綠洲面積為103634公頃。地處亞歐大陸腹地的荒漠地帶,離海洋較遠。南部和西部有高大的喀喇昆侖山脈阻擋季風(fēng)的深入;北部地形開闊,干燥的大陸氣流和北洋洋寒冷氣流能長驅(qū)直入,從而形成典型的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夏熱冬冷溫差大,小雨多風(fēng)空氣干燥,光熱充沛,蒸發(fā)強烈。
葉城是新疆核桃最大的主產(chǎn)區(qū),栽培歷史悠久。葉城縣氣候溫暖,無霜期長達二百五十天以上;典型的大陸性氣候使水果生長期的晝夜溫差達攝氏二十度,有利于水果糖分積累;這里年蒸發(fā)量2614毫米,年降雨量只有67毫米,農(nóng)田灌溉和人畜吃水全靠昆侖山融化的雪水;水流還帶來了大量泥沙,在山前沖積扇上形成了沙性土壤層,通透性好,也有利于果樹扎根。天然具備這些非常適合果樹生長水、土和氣候條件,因此葉城是著名的新疆瓜果之鄉(xiāng)。也被稱為中國的“核桃之鄉(xiāng)”。
文化背景
位于喀什地區(qū)的葉城縣因為地處葉爾羌河上游的沖積平原而得名。漢時三十六國屬“子合國”、“西夜國”。漢朝“張騫使西域,得還核桃種”。根據(jù)歷史記載,葉城已有2000多年的核桃種植歷史。新疆核桃的栽培地域十分廣泛,從南疆的于田到北疆的博樂,自西端的塔什庫爾干到東部的哈密,由海撥47米的吐魯番至海線撥2300米的葉城縣,都有核桃的分布。
核桃,又名胡桃、羌桃,原產(chǎn)于伊朗,張騫出使西域時傳入我國,漢朝時就有“張騫使西域,得還胡桃種”的記載。
葉城民間有個傳說,核桃最早是生長在昆侖山上西王母的圣果,而“核桃七仙”便是圣果的化身,地處葉城縣薩依巴格鄉(xiāng)的七株核桃樹群是喀什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核桃樹群,故稱為“核桃七仙”。已被當?shù)刈鳛槊竟艠滟Y源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