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產品介紹
小米原產于中國北方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全世界小米栽培面積約10多億畝,我國最多,總產量最高。小米生長耐旱,品種繁多,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俗稱“粟有五彩”。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干旱、貧瘠,又不怕酸堿,所以在我國南北干旱地區(qū)、貧瘠山區(qū)都有種植。適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山西地區(qū)生長。小米種植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就有種植,約有8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為清代全國四大貢米之一,被譽為“龍米”。相傳乾隆皇帝出巡,路經(jīng)章丘,西關高如恂接駕獻“龍米金湯”,甚得乾隆稱贊,被封為貢米。這一帶為山前洪積土,土層深厚,土質為黃壤,質地較肥沃,加之其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較為適宜谷子的生長和發(fā)育,具備了形成優(yōu)良品質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因谷味隨生長期長短而增減,故在種植方法上,均為旱田春播。耕前施足農家肥,耙平耢細,谷雨前后下種,生長期一般在120天以上。小米籽大粒圓,色澤金黃,性粘味香,營養(yǎng)豐富,較其他品種養(yǎng)分含量高。特別是煮稀飯時,表面有一層黃亮的米質油,食之香味可口,是產婦、老人的佳補食品。用小米磨面做粥別具風味,濟南市有名的“八寶粥”“王家甜沫”等,均用小米做原料。據(jù)中國農科院化驗,此種小米含蛋白質11.2%、脂肪5.26%、賴氨酸0.25%、淀粉74.95%、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及維生素B2的含量也超過其它小米。 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屬禾本科。它性喜溫暖,適應性強。大寧紅皮小米的產地——山西大寧縣,號稱“上堂糧倉”,位于呂梁山余脈,黃河水東岸,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屬于丘陵地帶,氣候土壤獨特,谷子生長期較長。昕水河縱貫全境,氣候溫和,水資源是鄰縣不可相比的,這樣的地域環(huán)境正適合小米的生長,而大多小米都種植在山腰和丘陵間的小塊平地上,獨特的種植環(huán)境和傳統(tǒng)的種植方法保證了小米“天然、綠色、無污染”的產品特性。作為大寧縣特產的紅皮小米,由于種植條件要求苛刻,產量低,一直被當?shù)厝艘暈轲佡浻H友的佳品,市場上很少流通。紅皮小米谷殼成大紅色,熬粥營養(yǎng)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據(jù)測定,每100克中含蛋白質9.7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72.8克,鈣29毫克,磷240毫克,鐵4.8毫克,胡蘿卜素0.19毫克,硫胺素0.57毫克,核黃素0.12毫克,煙酸1.6毫克且這些營養(yǎng)素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率也較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為83.4%,脂肪為90.8%,碳水化合物為99.4%。不但有滋養(yǎng)腎氣,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的功效,還具有滋陰養(yǎng)血的功能,可以使產婦虛寒的體質得到調養(yǎng),幫助她們恢復體力,長期食用能達到滋養(yǎng)腎氣、和胃安眠、滋陰養(yǎng)血的功效,實為孕婦、小孩、老人和體虛者滋養(yǎng)進補及日常營養(yǎng)的佳品。
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大寧縣地處山西省呂梁山南端,黃河水東岸,境內垣坡連綿,南北高山對峙,東高西凸,形如盆地,屬于大陸性暖溫帶亞干旱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陰雨連綿,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為10.7℃,最高氣溫38.5℃,最低氣溫-20.3℃.;年平均降水量、536.9mm;年平均日照數(shù)>2466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2天。小米種植區(qū)域地形平坦,土壤類型為栗褐土,黃土母質,PH值在8.23~8.25之間,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在0.25~1.91%之間,全氮含量0.013~0.11%,速效氮18~22ppm,全磷0.034~0.11%,速效磷0.8~36ppm,速效鉀2.53~114ppm。 大寧縣境內有昕水河、義亭河、岔口河三條河流,種植區(qū)域地表水系為昕水河。日常產生的生活廢水較少且采用隨地潑灑的方式,不會對地下水造成影響。河流水質PH值為8.0~8.04,呈弱堿性,地下水水質為中性。作為種植灌溉用水,水質符合無公害和綠色食品相應標準NY-x123-2000的要求,適宜種植和生產紅皮小米系列產品。大寧縣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此區(qū)域所產谷子,具有生產周期長,利于干物質積累的特點,形成了紅皮小米色澤嫩黃、漿大醇香、入口柔潤的獨特品質。
三.產地環(huán)境
大寧縣位于山西省呂梁山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0°27′55″—111°0′40″,北緯36°16′40″—36°36′25″之間。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38公里,總面積967平方公里??h境北與永和縣接壤,南同吉縣毗連;東與蒲縣、隰縣為鄰,西與陜西省延長縣隔黃河相望。境內溝壑縱橫,山巒逶迤,梁峁層疊,垣坡連綿。南北高山對峙,中部昕水橫貫,東高西凸,形如盆地,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說。海拔最低為481 米,最高為1719米。境內有昕水河、義亭河和岔口河三條河流。從川到山形成中部河川區(qū)、南北部土石山區(qū),東部殘塬溝壑區(qū)和西部破碎殘塬溝壑區(qū)等四種地貌單元。
大寧縣屬大陸性暖溫帶亞干旱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陰雨連綿,冬季寒冷干燥,年日照數(shù)平均為2466.7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0.7 ℃,氣溫年較差為31.8 ℃,年無霜期212天,年平均降水量427mm。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氣候條件優(yōu)越,盛產糧棉。
四.品質特點
大寧紅皮小米歷來有“賽參湯”之美稱,期顆粒均勻飽滿,色澤嫩黃柔和,營養(yǎng)豐富易煮熟(普通小米需20-30分,紅皮小米只需8-10分既可達到最佳,入口細膩綿滑,余香讓人回味無窮。長期食用能達到滋養(yǎng)腎氣,和胃安眠,滋陰養(yǎng)血的功效,為孕產婦,小孩,老人和體虛者滋養(yǎng)進補及日常營養(yǎng)的佳品。作為大寧縣特產的紅皮小米,由于種植條件要求苛刻,產量低,一直被當?shù)厝艘暈轲佡浻H友的佳品,市場上很少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