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認證
平武曾是中國核桃十強縣,一直是四川省核桃產出大縣。平武縣對發(fā)展核桃種植十分重視,通過多種方式給予農民以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通過努力,平武核桃的名聲越來越響:2010年8月,由平武縣石坎核桃專業(yè)合作社申報的“涪源龍門山”牌核桃,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A級綠色食品認證,并被授予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這標志著獲得進入國內外高端市場的“入場券”。2010年10月,石坎核桃專業(yè)合作社參加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
產地環(huán)境
平武縣境內氣候、土壤適宜核桃樹生長。地理上,該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區(qū)的東緣,長江的二級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區(qū),地理坐標為北緯31°59′31″∽33°02′41″,東經103°50′31″∽104°59′13″;該縣地處盆周山區(qū),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觀。境內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脈、近東西走向的摩天嶺山脈和近北東至南西走向的龍門山脈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員面積的94.33%。發(fā)源于岷山主峰雪寶頂北坡的涪江由西北向東南縱貫全境,奪補河、平通河等大小430余條支流呈羽狀分布。涪江干流在縣境內全長157公里,流域面積5510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53立方米/秒,平均徑流總量47億立方米/年。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奪補河、平通河、虎牙河等14條。縣境縣城一帶屬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霧少、陰天多的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4.7℃,最高值15.1℃,最低值13.9℃。極端最高溫37℃,極端最低溫-7℃。多年平均降水量866.5毫米,最高值1161.4毫米,最低值397.3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時間1376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252天。縣境植被種類豐富。據縣林業(yè)局1988年完成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森林植被常見優(yōu)勢樹種23科、37屬、78種。
生產情況
為了滿足市場需要,該縣把核桃產業(yè)作為縣域經濟的骨干產業(yè)和加快山區(q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的支柱產業(yè)來抓,制定了核桃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堅持“發(fā)展基地化、品種優(yōu)良化、栽培標準化、管理規(guī)范化”的“四化”原則,更新改造老樹,綜合管理大樹,高接換優(yōu)小樹,栽培早實優(yōu)樹,明確提出株數、產量、收入“三年翻一番”的目標。該縣還及時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核桃產業(yè)發(fā)展的有關優(yōu)惠政策,堅持“誰栽、誰管、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機關、事業(yè)單位、團體、個人投資開發(fā)“四荒”,建立核桃基地。同時,縣上還結合退耕還林工程,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捆綁使用項目資金,實施“大干大補,小干小補,先干后補,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核桃產業(yè)發(fā)展。
在擴大栽植面積的同時,該縣還大力扶持核桃產業(yè)的中介服務組織,全縣共建核桃協(xié)會、管理協(xié)會和銷售協(xié)會20多個,為廣大農戶提供栽植技術服務、產品信息服務以及銷售環(huán)節(jié)的服務。2007年全縣有1.5萬農戶靠種植核桃致了富。到2007年底,全縣核桃基地發(fā)展到12.6萬畝,其中種植核桃面積100畝以上的達1280戶,50畝以上的有5850戶。截至2010年底,平武核桃掛果16萬株,年產1568噸。2011年又新增種植254萬株,種植面積累計達到12萬畝,掛果后預計年產將超過26000噸。
地理標志產品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平武核桃、丹棱凍粑、峨眉山雪魔芋、福洪杏、會東松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自2011年9月19日起批準平武核桃、丹棱凍粑、峨眉山雪魔芋、福洪杏、會東松籽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由各地質檢機構實施保護。
產地范圍
平武核桃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平武縣所轄行政區(qū)域。
專用標志使用
平武核桃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平武縣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平武核桃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地方品種烏米子及適生的中晚熟品種。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qū)范圍內海拔600m至1500m,土壤類型為黃壤、黃棕壤,土壤質地為沙壤土、壤土。土壤pH值6.5至7.5,土壤有機質含量≥1%,土層厚度≥30cm。
(三)栽植管理。
1、育苗;以當地鐵核桃、野核桃、普通核桃為砧木,嫁接繁殖。
2、栽植:栽植時間為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或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栽植密度為每公頃栽植株數≤380株;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8:1。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1至5年生樹每公頃每年施用腐熟有機肥≥3.8噸;5至20年生樹每公頃每年施用腐熟有機肥≥18.5噸。
4、環(huán)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不得污染環(huán)境。
(四)采收、加工及貯藏。
1、采收時期:青果皮由綠變黃,部分果皮頂部開裂,內褶壁變黑后分批采收。
2、加工:
(1)脫除青果皮:采用堆漚脫皮法或機械脫皮法脫除青果皮,不得使用藥劑脫皮法。堆漚脫皮法的堆漚厚度≤50cm,時間≤72小時,溫度控制在20℃至25℃,中途翻涼。
(2)漂洗處理:用清水漂洗處理,禁止使用藥劑漂白。
(3)干制處理:自然涼曬或烘干至種仁水分含量≤7%。
3、貯藏:常溫下貯藏期≤240天;低溫下貯藏期≤360天。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堅果近圓形,縫合線平,殼紋較淺,內褶壁不發(fā)達,易剝殼,能取整仁或半仁,種仁乳白或淡黃白色,飽滿,出仁率高,風味香濃,澀味淡。
2、理化指標:單果重≥16g,出仁率≥50%,種仁粗蛋白含量≥21.5%,粗脂肪含量≥61.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