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北鄉(xiāng)湯圓前,需要先準備好兩樣東西,一是湯圓粉,二是餡料。
北鄉(xiāng)湯圓獨特的發(fā)酵味就在于它的湯圓粉,這里的湯圓粉與常規(guī)的湯圓不同,應選擇上等的糯米,將其泡在水中發(fā)酵七天,然后制成粉漿,再將粉漿晾曬七天,在龍游,這樣“7+7”的方式制作出的湯圓粉俗稱“七日粉”。
而北鄉(xiāng)湯圓的餡料更像是包子餡,選用的是瘦肉、香干、冬筍、蘿卜、蔥花及辣椒,剁碎后備用,不得不說的是,衢州城的人應是浙江最能吃辣的人,而龍游縣則是衢州里最能吃辣的地區(qū),吃湯圓怕你覺得內餡不夠辣,還會準備辣椒粉和剁椒醬讓你蘸。
準備好湯圓粉和餡料后就是包湯圓的過程了,先將湯圓粉與開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揉成湯圓皮,然后再拿出一塊湯圓皮揉圓,用手將其捏成酒杯狀,再將餡料放入“酒杯”中捏合,記住,這邊需要捏出尖角,如此一來就能得出一個水滴狀的湯圓了。
燒開一大鍋的水,再將湯圓逐個下鍋。剛下鍋的湯圓沉到鍋底,煮上兩三分鐘之后,就要用鏟子小心地鏟一下鍋底,以防粘在鍋底上。若是粘上了,便容易破。隨著水溫的升高,湯圓逐漸膨脹浮出水面,像一只只雪白的小肥豬,散發(fā)著香噴噴的味兒。湯圓浮上來后,便可起鍋了。
在龍游是農歷臘月二十四小年夜吃湯圓。農歷臘月廿四,也是一年中最后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小年”,平時在外忙碌的孩子們都要在當天趕回家吃團圓飯,象征著一年圓滿結束。北鄉(xiāng)湯圓代代相傳,不同于一般的湯圓,它個頭很大,肚圓頭尖,皮薄餡多,最關鍵的,是難得一見的咸湯圓。在北鄉(xiāng),人人都能包湯圓,憨厚的男人也好,勤勞的女人也好,個個是包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