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蛋是中國臺灣省新北市淡水區(qū)的小吃,臺灣鐵蛋的顏色是黑色的,它一般都是用鵪鶉蛋制作的,入口非常有嚼勁。相傳由在渡船頭畔經(jīng)營一爿被討海人(海腳)諢稱為“海腳大飯店”的小面攤的黃張哖,一個下雨天的日子,由于生意不好,于是將鹵蛋不斷的回鍋,因為鹵好的蛋海風(fēng)一直吹,越鹵越小,越鹵越黑,沒想到客人卻喜歡上這種更有嚼勁、更加美味的黑鹵蛋,之后經(jīng)由1983年民生報記者林明峪采訪,寫了一篇報道,標(biāo)題為“阿婆鐵蛋,硬是要得”,報道引起許多人的注意,有的媒體甚至遠從日本來采訪,之后,鐵蛋也就成為了淡水有名的小吃了。
黃張哖(阿哖婆)所做的阿婆鐵蛋出名后,大量生產(chǎn)鐵蛋供商家批貨販賣,楊碧云是當(dāng)年的批貨商之一,后來自己引進制作技術(shù),搶先將“阿婆鐵蛋”申請為注冊商標(biāo),日后反倒成為鐵蛋的元祖店家,就是老街上極富盛名的“阿婆鐵蛋”。
而阿哖婆的女兒黃玲紅,雖然八歲開始就幫著母親顧店做鐵蛋,一手做出的鐵蛋有“阿母的味道”,卻認為當(dāng)初是因為自己不懂注冊商標(biāo)的方式,而先讓別人申請去了,只有另外申請了“海邊鐵蛋”的注冊商標(biāo)。
黃玲紅無奈的說,盡管當(dāng)?shù)氐逆?zhèn)公所都知道這段歷史,每次總努力邀請黃張哖自己制作的“海邊鐵蛋”參加各地園游集會做推廣,往往客人卻總說這不是阿婆鐵蛋不愿購買,而錯過了一嘗真正阿婆鐵蛋的滋味。盡管如此,黃玲紅為了紀(jì)念當(dāng)初發(fā)明鐵蛋的創(chuàng)始人阿哖婆,所以后來又另在注冊商標(biāo)上加上了"阿婆"兩個字,于是商標(biāo)便成了“海邊阿(哖)婆鐵蛋”,由于“阿婆鐵蛋”早已打響名聲,鐵蛋市場沒有“海邊阿哖鐵蛋”的立足之地,阿哖婆鐵蛋就此式微。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原由一名經(jīng)營早餐店與兼賣鹵蛋的楊碧云女士,有一次,楊碧云無意將蛋鹵的過久,蛋就變成了越來越硬、越來越黑,且又黑又硬的鹵蛋,品嘗起來的味道是非常美味的,之后,楊女士就將此蛋稱為“鐵蛋”。楊碧云原想將此美食取名為“元祖鐵蛋”,但是有一家專門在販?zhǔn)勐榧^的“元祖食品”連鎖店,為了不與元祖同名而侵犯專利權(quán),因此,楊碧云就將這種鐵蛋稱之為“阿婆鐵蛋”。
鐵蛋的制作很費時,每天必須用含有醬油及五香配方的鹵料,經(jīng)過三個小時的鹵程,然后用電扇吹干,每天必須依此程序制作,持續(xù)一個星期才算完成鐵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