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牙鱗鲀(學名:Odonus niger),俗名魔鬼炮彈、紅牙板機鲀,為鲀形目鱗鲀科的其中一種。
紅牙鱗鲀(Odonus niger)又稱魔鬼炮彈,尼日爾炮彈,紅牙炮彈,屬鲀形目、鱗鲀科、牙鱗鲀屬,為一類生活在近海區(qū)域的泛珊瑚礁區(qū)海水魚。紅牙鱗鲀分布于印太海域印度尼西亞及馬爾代夫海域,喜成群在近海巡游,掠食小型獵物或海底的甲殼類,偶爾活動于礁石區(qū)。可作為觀賞魚。
編號:8772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目名:鲀形目
中文科名:鱗鲀科
拉丁科名:Balistidae
中文屬名:紅牙鱗鲀屬
拉丁屬名:Odonus
拉丁種名:niger
定名人:(Ruppell)
年代:1835
中文名:紅牙鱗鲀
ogenus:Xenodon
原始文獻:Neue Wirbelt., Fische Rothen Meeres, :53, pl. 14, fig. 3.
生境:為熱帶珊瑚叢常見暖水性魚類
國內分布: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
國外分布:紅海,印度洋非洲東海岸到太平洋中部社會群島。南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南部
資料來源: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543.
命名者:(Rüppell, 1836)
其他中文名:魔鬼炮彈
俗名:尼日爾炮彈 紅牙炮彈 藍炮彈 魔鬼彈
英文俗名:
Red-toothed triggerfish;
Redtoothed triggerfish;
Redtooth triggerfish;
Redtooth trigerfish;
Redfang triggerfish;
Blue triggerfish
是否有毒魚類:否
經濟型魚類:是
最大體長:成魚可達35(厘米)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同種異名:
Balistes erythrodon,
Odonus erythrodon,
Xenodon niger
在Odonus屬中,只有魔鬼炮彈一種魚,它們不同于其它炮彈,喜歡成大群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里暢游,隨時捕捉海膽和一些甲殼動物。黑色或墨藍色的身體,巨大的月牙形尾巴,游泳時背鰭和臀鰭如蝙蝠翅膀一樣扇動,加上一口紅色的尖牙,活生生便是吸血鬼的模樣。
本魚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區(qū),包括紅海、東非、南非、塞舌爾群島、馬爾代夫、留尼汪、印度、日本、臺灣、中國、斯里蘭卡、泰國、越南、關島、印尼、馬來西亞、新幾內亞、澳洲、密克羅尼西亞、圣誕島、新喀里多尼亞、帕勞、菲律賓、基里巴斯、東加、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等。
紅牙鱗鲀體側扁,呈卵形,口小而下頷稍突出,齒紅色;魚皮粗糙鱗片大。體色深藍色,頭部顏色較淡,眼前具2道細藍紋。第一根背鰭硬棘粗短且能直立鎖定,尾鰭上下葉延長,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33至36枚;臀鰭軟條28至31枚,體長可達50厘米。
紅牙鱗鲀棲息在礁區(qū)水流強勁處,性情膽小,游速較慢,夜間棲洞而居,屬肉食性,以海綿及浮游生物為食。
飼養(yǎng)魔鬼炮彈不必考慮條多,它們可以適應低溫、低鹽度、低硬度、低酸堿度和高硝酸沿。如果你每天為水族箱換不超過2%的淡水,那么2個月后,你就可以用比重1.010的海水飼養(yǎng)這種魚了,在低鹽度環(huán)境下,它們似乎更活躍。建議你最好飼養(yǎng)一群,因為當一群魔鬼炮彈在一起錯亂地游泳時,場面十分壯觀,如在洞穴里驚擾了蝙蝠們睡夢后,所發(fā)生的景象一般。
雖然我們給這種魚冠以魔鬼的名字,但在炮彈類家族中,它們卻很少欺負其它魚,而且也不捕捉小魚充饑。它們的紅牙,只是捕食海膽用的,從不用來咬同水族箱內的魚伙伴。雖然很少有人將它們和珊瑚飼養(yǎng)在一起,但魔鬼炮彈的確不傷害珊瑚,在過分饑餓時也許會撕咬軟體動物,不過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頻率很低。
可食用,另可做為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