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的半屏山位于甌江口外的洞頭區(qū),而臺灣的半屏山則位于高雄的左營。一灣海峽,你在這頭,我在那頭,傳唱于海峽兩岸之間的這首民謠, 不僅讓兩地結下不解之緣,也唱出兩岸同心盼團圓的愿景。
洞頭半屏山,猶如屏障橫斷大海,威鎮(zhèn)巨瀾,怒截狂濤,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洞頭作為閩南文化和甌越文化交匯地,海島上超過半數人為閩南后裔,祖先來自廈漳泉,操閩南方言,與臺灣同胞同根同源。目前,洞頭臺胞臺屬共有1.9萬人,改革開放以來,洞頭臺灣兩地尋根謁祖、探親訪友的人員更是逐年攀升。
半屏山為什么山成兩爿,隔海相望?在洞頭,當地人會有這樣一個傳說:半屏山原是一個完整的小島,島上的人生活安寧。然而某一天,一條毒蛇占據了島上的深洞,殘害生靈,糟蹋莊稼。龍王和雷神奉命除惡,幾番較量后,毒蛇逃入深洞不敢再戰(zhàn)。龍王把龍尾伸進洞內一騰躍,將島掃飛了一半,雷神趁機把露出海面的毒蛇擊斃。從此,半屏山只剩下了一半,另一半則飛到海峽對面的高雄去了。
在2010年,當時已82歲高齡的“鄉(xiāng)愁詩人”余光中到訪洞頭。因長期居住高雄,余光中對左營半屏山十分熟悉,也一直對洞頭半屏山心神向往,所以特地前去參觀。游覽途中,他對半屏山、對洞頭的景色贊不絕口,回臺灣后寫下“洞天福地,從此開頭”8個字,作為他對“洞頭”地名的全新闡釋,成為兩岸半屏山文化交流的又一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