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的蘇稽古鎮(zhèn)被稱為蹺腳牛肉之鄉(xiāng),常住人口不到兩萬人的蘇稽古鎮(zhèn),做蹺腳牛肉的就有四五十家。清代中期,蘇稽是樂山到峨眉的交通要道,以牛雜為原料的牛肉湯鍋價格便宜,適合窮人飽腹。吃的人大多一只腳翹在條桌的橫條上吃,“蹺腳牛肉”因此得名。
蹺腳牛肉的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牛舌,牛腦花,牛肝,牛脊髓,牛蹄筋等各種牛雜。蹺腳牛腦花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軟糯順滑的牛腦花蘸上干碟,好吃到吞舌頭;湯鍋有淡淡的中草藥味,配上芹菜非常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