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網 海外版》則是以18年的初期版本為基礎,做的海外發(fā)行。乍看之下,《古網 海外版》既不是首次推出的全新產品,也沒有中文且鎖國區(qū),所以并不存在國內粉絲為「信仰充值」的可能。
而在實打實的海外銷量外,《古網 海外版》在Twitch的直播也頗受歡迎,早在測試階段就排名靠前,甚至一度超過了《原神》的直播熱度。Youtube上不少up主也持續(xù)制作了相應的評測、攻略等視頻。不難看出,《古網 海外版》是真正打入到了海外玩家群體當中。
我們都知道,國產網游出海要面臨的挑戰(zhàn)有很多,其中國風MMO更是如此:差異化的文化題材可能是最直接的游戲門檻;本地化工作能否讓海外玩家易于理解;商業(yè)模式又該如何調整等問題都需要謹慎考慮。
那么,在難度頗高的出海環(huán)境下,《古網 海外版》到底是怎樣收獲海外玩家芳心的?
01
先找到玩家基礎
網元圣唐敢于將《古網》推到歐美市場,或許是早已看到了海外市場的潛在用戶基礎。
首先是仙俠題材和國風文化方面,目前已經有不少海外玩家具備了這類內容的鑒賞能力,甚至可以說是熱愛。這離不開前幾年國產網文的出口。
據 Alexa數(shù)據統(tǒng)計,早在2016年,國產玄幻網文翻譯網站WuxiaWorld的日均頁面訪問量已達362萬次,在全世界網站點擊率上排到了第1536名。到了今年4月,WuxiaWorld的日均UV約12萬,起點國際日均UV約15萬。
除了有數(shù)據佐證國產網文在海外的火熱,我們還看到過不少像段子一樣的真實新聞,比如美國小伙靠著WuxiaWorld的小說,成功戒掉了毒癮。
通過這些年的網文出口,仙俠題材和國風文化已經在海外積累了一大批受眾。這體現(xiàn)到游戲行業(yè)上,我們也能看到如《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鬼谷八荒》等游戲不斷登頂Steam熱銷榜,甚至還有海外玩家自發(fā)為《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斬妖行》等國風游戲翻譯。
對于《古網 海外版》來說,IP多款作品積累下來的仙俠味表達自然是吸引海外受眾的重要原因。但除了仙俠題材的受眾基礎,《古劍奇譚》IP的影響力也不能小覷。
根據最新消息,《古劍奇譚三》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200萬份。CDPR社區(qū)經理也曾在推特上夸贊游戲的畫面表現(xiàn)和設計,并持續(xù)發(fā)推表示已經沉迷于此,安利了不少海外玩家。而《古網》上線時,還有過國外up主教大家如何到國服官網下載游戲。
這些以往作品的海外市場反饋,都為《古網 海外版》的發(fā)行奠定了玩家基礎。
02
做好本地化
看準了仙俠題材的海外受眾,怎么才能把用戶都收進自己的盤子?本地化是最關鍵的一步。
與以往作品不同,這次《古網 海外版》選擇了和國外老牌發(fā)行商Gameforge合作。后者曾在歐美發(fā)行過《神諭之戰(zhàn)》《倚天2》等數(shù)十款風格各異的MMO產品,可以說他們是最懂歐美MMO市場的發(fā)行商。
最基礎的語言翻譯上,《古網 海外版》把貼近海外玩家,降低理解成本放在了第一位。比如能奶能輸出的職業(yè)「妙法」被翻譯為了「Bard」(吟游詩人);把御劍職業(yè)的流派「飛星」翻譯為「Bladestorm」(劍刃風暴)。
以往國風游戲在本地化方面,最讓人頭疼的,往往就是如何保留國風詞句的古韻。但從《古網 海外版》的翻譯來看,它從意譯的角度,選擇了最接近海外玩家思維認知的名詞,并優(yōu)先為游戲內容服務,降低海外玩家的理解門檻。
另外,《古網 海外版》為了適配翻譯后的文字長度,還調整了游戲部分UI的布局和視覺表現(xiàn),包括過場動畫、對話、場景等等??梢哉f,《古網 海外版》在語言本地化這塊已經接近于一款海外原生游戲了。
其次,除了文本要講究適配性,《古網 海外版》還根據海外玩家喜好,做了差異化運營。比如,《古網 海外版》在《古網》18年版本的基礎上,提前加入了仙府、飛行等國服后續(xù)更新才有的內容,讓海外玩家更早就能接觸到完整的國風仙俠世界。
此外,葡萄君了解到,Gameforge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深入調查了仙俠題材的海外受眾,發(fā)現(xiàn)他們之所以喜歡玄幻、仙俠文化,很重要的一點是修煉帶來的成長感。于是,為了強化玩家成長感體驗,Gameforge與上海燭龍一起調整了《古網 海外版》升級流程的節(jié)奏,提前加入野外陣營PVP等對抗性內容。
最后,《古網 海外版》上線Steam后,其商業(yè)模式也和《古網》國服時長制付費不同,采取了買斷制付費,這也是針對海外市場環(huán)境做出的判斷。《古網 海外版》的Steam評價區(qū)中,不少玩家都肯定了非P2W的商業(y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