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雙調(diào)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燎(liáo):小火燒炙。沈香:即沉香,一種名貴香料,置水中則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惡氣。沈,現(xiàn)寫作沉。
溽(rù)暑: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溽,濕潤潮濕。
呼晴:喚晴。舊有鳥鳴可占晴雨之說。
侵曉:拂曉,破曉,天剛亮。侵,漸近。
宿雨:隔夜的雨。
清圓:清潤圓正。
一一風(fēng)荷舉:意味荷葉迎著晨風(fēng),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舉,擎起。
吳門:古吳縣城亦稱吳門,即今之江蘇蘇州,此處以吳門泛指吳越一帶。作者是錢塘人,錢塘古屬吳郡,故稱之。
久作長安旅:長年旅居在京城。長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旅,客居。
楫(jí):劃船用具,短槳。
芙蓉浦:長著荷花的水邊,有溪澗可通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別稱。浦,水灣、河流。
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拂曉時分鳥兒東張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fēng),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fēng)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xiāng),何日才能回去???我家本在吳越一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我故鄉(xiāng)的小時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劃著一葉扁舟,在我的夢中來到了過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此詞作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間,當(dāng)時周邦彥久客京師,從入都到為太學(xué)生再到任太學(xué)正,處于人生上升階段。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歷太學(xué)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疏散,但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贊揚新法。宋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guān))。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jǐn)嚴(yán),語言曲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周邦彥的詞以富艷精工著稱,尤善于以金刻玉的手法鋪敘展衍,“其音節(jié)又復(fù)清妍和雅,最為詞家之正宗”(戈載《宋七家詞選》)。但這首卻有著不同的風(fēng)貌,寫得清新自然,不尚雕琢,用白描手法顯示出天然本色,是清真詞中少數(shù)的例外。詞以寫雨后風(fēng)荷為中心,引入故鄉(xiāng)歸夢,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意思比較單純。
此詞上片寫景,有靜有動。起首“燎沈香,消溽暑”兩句寫靜態(tài),在盛夏悶熱又潮濕的時節(jié),詞人焚香消暑,透露出環(huán)境的幽靜,內(nèi)心的安定?!傍B雀呼晴,侵曉窺檐語”兩句,寫靜中有動。一個“呼”字,不僅打破了周圍靜謐的氣氛,而且透露出昨夜有風(fēng)雨,今晨已轉(zhuǎn)晴。清晨起來,聽到雨后雀噪初晴,又看到鳥雀窺檐,仿佛要告訴人們新晴的歡快,寫得別有風(fēng)趣。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三句描寫荷花的神態(tài),是全詞最精彩動人的筆墨。池塘中清圓的荷葉上殘留著昨夜的雨珠,在紅艷的初陽照射下漸漸地曬干了。一陣清風(fēng)吹來,亭亭玉立的荷花一團團地隨風(fēng)飄動。一個“舉”字,生動地刻畫出水上荷花的綽約姿態(tài)。
下片由景入情,引出久客思鄉(xiāng)的意緒。周邦彥元豐年間在汴京太學(xué)讀書時常有懷才不遇的感嘆。因此詞中表露出鄉(xiāng)關(guān)之思?!肮枢l(xiāng)遙,何日去?”直抒思鄉(xiāng)的情懷。詞人久客京師,想念遙遠的江南故鄉(xiāng),萌生出何日方能歸去的情思?!凹易情T,久作長安旅?!边@里“吳門”與“長安”,都是借指而非實地。詞人是浙江錢塘人,三國時屬吳國,所以說“家住吳門”。他久客汴京,因此以“長安”來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緊接著“五月漁郎相憶否”把欲歸的思緒引向江南的朋友,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是寫江南漁郎是否在想念自己,把思鄉(xiāng)的感情更推進一層。
結(jié)末“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兩句,以歸夢的境界收束,亦虛亦實,耐人玩味。詞人雖然不能回到故鄉(xiāng),但在夢境中卻駕乘小舟悠然地蕩入長滿荷花的水塘。結(jié)句不僅與上片寫雨后荷花相呼應(yīng),上下連貫一氣,而且荷塘象征著江南特有的風(fēng)光,更能引起難忘的鄉(xiāng)情。詞人融景入情而又不露痕跡,正是妙手天成??梢娭馨顝┑脑~作雖然以縝密典雅的風(fēng)格著稱,但這首詞卻寫得清疏明麗,而描寫荷花的神態(tài),體物瀏亮,尤為絕唱。
周濟《宋四家詞選》:(上闋)若有意,若無意,使人神眩。
陳廷焯《云韶集》:不必以詞勝,而詞自勝。風(fēng)致絕佳,亦見先生胸襟恬淡。
俞陛云《兩宋詞釋》:“葉上”三句,筆力清健,極體物瀏亮之致。
王國維《人間詞話》:“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覺白石《念奴嬌》《惜紅衣》二詞,猶有隔霧看花之恨。
喬大壯批《片玉集》:“家住”二句與東坡《醉落魄》“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句同境異,可供研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