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畫堤邊莊院。桃李爭妍,嫩柳成蔭,遠山迷朦不清,雜樹小草很有生機,給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審美感受。堤頭兩侍者牽馬攜盒向小橋走近,階下童仆忙于清理擔具,像是隨從主人倦游歸來的樣子。庭前點綴以湖石,四周花木叢生,水閣伸向湖中,扶襯以木樁梁架,有點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主人端坐中庭納涼觀景,旁有侍者佇立。
夏景畫湖邊之水閣涼庭。庭前點綴以湖石,四周花木叢生,水閣伸向湖中,扶襯以木樁梁架,有點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主人端坐中庭納涼觀景,旁有侍者佇立。
秋景畫老樹經(jīng)霜,朱紫斑爛。庭院環(huán)繞以樹石圍墻,有小橋曲經(jīng)通幽,與外部湖山景觀相隔離,似乎有遮擋秋之意。庭中窗明幾凈,一老者獨坐養(yǎng)神,有侍童汲水煮茶,一派閑情逸趣。
冬景畫湖邊四合庭院。高松挺拔,蒼竹白頭,遠山近石,地面屋頂,都鋪滿積雪,顯得茫茫一片,橋頭一老翁騎驢張傘,前者侍者導引,似乎為了尋詩覓句,無妨踏雪尋梅,頗多閑適之趣。
此圖卷后面附有李東陽的題跋說:“劉松年畫考之小說,平生不滿十幅,人亦難得。此圖四幅作寫數(shù)年乃成。今觀筆力細密,用心精巧,可謂畫中之圣者”。
本幅分鈐《春和園鑒藏》等印二十四方。
劉松年作品傳世者頗為稀少,從前代著錄中可知他的山水畫多表現(xiàn)江南一帶風景,特別是西湖園林的優(yōu)美景色,并穿插以文人貴族的閑適生活,少數(shù)還圖繪了仙山樓閣的神仙世界,適應著那一時代上層社會的審美情趣。杭州西湖以山水之美而名揚天下,南宋定都以后,又對湖山勝境進行開發(fā)和營建,風景更加明媚秀麗?!吧酵馇嗌綐峭鈽?,西湖歌舞幾時休!”南宋君臣耽于嬉游逸樂,一時華堂涼閣、高臺美榭遍布湖區(qū),“中興以來,名園閑館,多在西湖”。《四景山水圖》就畫出西湖貴族庭園別墅的四時景色。
由于杭州為南宋都城所在,劉松年親眼目睹了諸多金碧輝煌、巍峨壯觀的殿字樓閣,親眼目睹了諸多的清幽明麗、優(yōu)雅別致的園林別墅,這為他的四景山水畫創(chuàng)作構思提供廠極為深厚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和人文條件。劉松年將他熟悉的文土、官員幽閑、文雅的口常生活情景和杭州兩湖優(yōu)美的四時、山水、園林景致納入畫面,表現(xiàn)出這一時期特定的人文精神風貌、人工營造修飾的園林四時景象。劉松年這一繪畫題材及其繪畫審美風格的轉變,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南宋中晚期尤其南宋晚期社會生活及其審美價值趨向的新轉變。也許,只有在優(yōu)美秀麗的自然山川環(huán)境和高度發(fā)達的文化、政治環(huán)境中,才可能有劉松年及其《四景山水圖》的出現(xiàn)。
劉松年,南宋畫家,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居清波門,俗稱“暗門”,因有“暗門劉”之稱。淳熙年間為畫院學生,其師張敦禮是李唐的學生,故畫風與李唐一脈相承,而筆法俊秀,墨色亦顯清淡,紹熙年間升至畫院待詔,歷經(jīng)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其畫作有“院人中絕品”之名。工人物、山水、界畫,是“南宋四家”中畫風最為精致細微的一家。
技法
全卷布置精嚴,筆蒼墨潤,設色典雅,通過對不同季節(jié)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情調;在構圖方面,這四幅畫都非常注意對比,如黑白對比、動靜對比、疏密對比、虛實對比等,這種手法的應用表現(xiàn)出了劉松年的獨特用心。在用筆方面,劉松年的畫中既有屬李思訓體系的青綠畫法,也有繼承董、巨而作的“淡墨輕嵐”的水墨畫法。筆法方折挺勁,比李唐的用筆更為秀潤精細些。畫中屋字臺榭的界畫用筆工細而不呆板。在嚴格的法度中,靠長短、疏密的對比和墨色的結合來獲得別致的風韻。山石作斧劈皴,下筆均直,以堅挺的短條子線加以皴擦,轉折隨處可見,表現(xiàn)山石曲折的外沿,形態(tài)如云,用隱約迷離的淡墨使其顯得蒼茫飄逸,圓潤秀媚。作者平時非常注意寫生,所繪的樹葉多用雙鉤,而且不同的樹葉鉤法也不同。
此圖亭臺樓閣的畫法完全是傳統(tǒng)的界畫用筆,一絲不茍、工謹逼真、十分精致;院內堤邊的樹木,勾點結合,繁而不亂,層次分明,用筆細勁秀挺,黑色清潤而蒼茫,設色概括而雅致;遠山以淡染為主;近處山石的小斧劈皴和刮鐵皴剛毅中蘊含著滋潤。畫家還運用精煉的藝術技巧準確、細致地表現(xiàn)四季變化的特點,最具季節(jié)特點的景物被描繪得恰到好處,寫實并富有生活氣息。
構圖
《四景山水圖》的構圖界于全景山水與以“馬夏”為典型代表“邊角之景”兩者之間,主體景物集中在一角一邊,但整幅畫面仍然有湖天空闊,遠山浮翠的全景之勢。畫中近景的界畫工整細膩,景物的刻畫也繁復細致。
中國當代畫家馮驥才:《四景山水圖》以他擅長的山清水秀的江南風光,展示幽居于山野別墅中的士大夫們的安適與清閑。畫分為春、夏、秋、冬四景,四季景物分明:春景明麗,夏景嫵媚,秋景宜人,冬景溫馨。寄寓著對這種終年安享閑逸生活的向往。筆精墨妙,構圖曲折,情趣盎然。
該畫作不僅體現(xiàn)了南宋杭州西湖邊富家庭院的布置與設施,以及木格子窗的運用,也體現(xiàn)了園林家們憑借西湖的奇峰秀巒、煙柳畫橋在園林設計上“因其自然,鋪以雅趣”,形成山水風光與建筑空間交融的風格,是建筑史和園林史講到南宋時必引的形象資料,在宋代山水畫中占有一席之地,對當時和后世都有廣泛的影響。
衍生作品
2018年8月4日,由故宮博物院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共同主辦的《四景山水圖》特種郵票首發(fā)式暨“2018集郵周”啟動儀式在故宮建福宮花園舉行。
20世紀90年代,在每年的9、10月,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會舉辦“歷代繪畫陳列”展覽,《四景山水圖》在其中輪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