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你的臉
你曲線在蔓延
不斷演變那海岸線
長出了最哀艷的水仙
攀過你的臉
想不到那么蜿蜒
在你左邊的容顏我擱淺
我卻要繼續(xù)冒險
最好沒有人會明白我說什么只有你聽懂我想什么
你一臉沉默
什么 我沒說什么 我沒說什么
濕濕的汗水不只一點(diǎn)點(diǎn)
你眉頭是否碰得上黃梅天
來吧滋潤我的滄海桑田你每一臉
是我一年已好久不見
抽煙抽象的臉
雨綿綿讓我失眠
一點(diǎn)一滴的沉淀累積成
我皺紋在你的笑臉
最好沒有人會明白我說什么
只有你聽懂我想什么
你一臉沉默
什么 我沒說什么 我沒說什么~~
王菲,中國著名女歌手、影視演員,其演唱的《紅豆》《但愿人長久》等歌曲至今依然擁有廣泛的傳唱度。王菲獨(dú)特的嗓音以及她創(chuàng)造的“菲式”唱法使其在整個亞洲地區(qū)和華人世界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她也是首位登上時代雜志封面的華人歌手,被譽(yù)為華語歌壇的天后。因其卓越的成就和數(shù)十年不變的超強(qiáng)影響力,與劉德華、成龍、趙雅芝、趙本山合稱“21世紀(jì)中國五大巨星”,意即中國演藝界的傳奇和標(biāo)兵,歌壇的代表人物。
“呼吸是你的臉,你曲線在蔓延”是情語也是癡語,張信哲唱過“白天眨眼瞬間里,夜晚呼吸氣息里,都寫滿了我是多么想你愛你的訊息”完全可以拿來作為“呼吸是你的臉”的注腳,只不過林夕的處理更加詩化,更加精練?!澳闱€在蔓延”是思念時的情景,而且蔓延兩字順勢引出了“不斷演變的海岸線”這一句還是對臉的比喻,同時也為后文中“在你左邊的容顏我擱淺”打下了一個“合理”的伏筆?!白畎G的水仙”是一語雙關(guān),一方面這仍然是比喻,用花來比喻人的臉并不少見,諸如“芙蓉如面柳如眉”等等,但另一方面,水仙又是完美與自戀的象征,把握住水仙的象征意義對理解整首作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攀過你的臉,想不到那么蜿蜒”?!跋氩坏健边@三個字用的極妙,這完全是展現(xiàn)出一種探索的樂趣和愛不釋手的喜愛,和張大千看到《韓熙載夜宴圖》時的感覺差相仿佛?!霸谀阕筮叺娜蓊?,我擱淺”說是擱淺其實(shí)卻是自己的目光或者注意力不愿移開,林夕簡直就是把那張想象中的臉分成一寸寸來欣賞留戀,甚至恨不得占有。雖然擱淺了,但是前面說不定還有更為美麗的部分呢?于是“我卻要繼續(xù)冒險”。
這一部分林夕極盡想象之能事,翻來覆去所描寫的只是“我”對“臉”的思念和想象,試想一張能被“我”憑空回憶的臉至少應(yīng)該是熟悉的,但林夕的字里行間依然充滿了一種新鮮熱烈的感情,宛如是第一次吻別人的嘴時的激動,所謂剛不可久,但林夕所描寫的感情似乎是越久越?jīng)坝俊τ谶@樣的詞作,王菲也是不敢怠慢,曼妙的類美聲成功的營造出一個旁若無人,癡執(zhí)眷戀,縱情想念的情景。MV中的王菲也是星眸半開,在無人的舞臺上獨(dú)自吟唱。前面提到過水仙花象征的是完美與自戀,而這一段歌詞與演唱以及MV也的確給人以顧影自憐的感覺,這也似乎完全可以解釋詞中那種百看不厭,越看越迷戀的感覺,以及為什么歌中的那張臉?biāo)坪跏桥缘?---從水仙的比喻中隱隱透出這么一點(diǎn)來。那么這首歌是否真的就是想表現(xiàn)自戀的情緒呢?這個問題要留到副歌部分之后來談。
副歌的另類唱腔一下子把人從思緒中拉回了現(xiàn)實(shí),即使用到了鼻音,王菲的演唱依舊清越明亮,但卻帶上了幾分狂躁之氣,MV中的王菲也突然間歇斯底里起來,扶著話筒不停的搖晃?!白詈脹]有人會明白我說什么,只有你聽懂我想什么,你一臉沉默,什么,我沒說什么,我沒說什么?!币粋€自戀的人總是可以保持從容,因?yàn)樗麄冎恍蕾p自己,沒有人可以走進(jìn)他們的世界所以遍無法加以傷害,剛剛用水仙花給了我們一點(diǎn)暗示的林夕似乎又開始顛覆自己構(gòu)建的世界。對照MV中兩個截然不同的王菲,我覺得這應(yīng)該屬于人格分裂的現(xiàn)象,但同樣的道理,要讓一個自戀的人人格分裂是異常困難的,除非是有一種能夠超越如此強(qiáng)烈自戀感情的其他感情,諸如不顧一切的他戀,這樣主曲部分的歌詞可能一部分是寫別人的臉一部分是寫自己的臉,又或者根本就是看朱成碧,無法分割。聽到這里,我的猜想是,第一個王菲是肯定或者包容他戀的傾向;而第二個王菲則仍舊希望封閉的世界不被打開,副歌部分的演唱以我的理解完全是唱給前一個王菲聽的----我們并不需要別人的介入,只有我們才可以彼此欣賞彼此愛護(hù)!兩個王菲,加上一個可能存在的他,構(gòu)成一個迷離的情感空間。但這還不是《臉》最為復(fù)雜精彩的地方。
MV中的兩個王菲互相爭奪取代撞擊,然而當(dāng)歌曲結(jié)束時,當(dāng)舞臺下所有的聽眾都抬起頭來的時候,我們赫然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都是王菲,說到底,這仍然還是一個人的舞臺;說到底,這個舞臺又究竟是屬于哪一個的呢?這讓我想起了村上春樹的《斯普特尼克戀人》。與此同時,歌曲達(dá)到了最高潮,潮水般涌來的音符讓人無力思考,在那一瞬間我有一種靈魂被拷問的感覺----我是誰?現(xiàn)在的這個是我嗎?原來的我在哪里?我該選擇哪個我?或者我并不該去選擇?
整首作品充滿了自戀,他戀,自我肯定,自我否定,雙重人格分裂,甚至多重人格分裂,而且每種感情都走到了極端的地步,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內(nèi)撞擊砥礪,又同歸于盡,對人類內(nèi)心最深處的復(fù)雜心理狀況做了一次深刻的探究,同時林夕的歌詞和王菲的演唱又帶著唯美主義風(fēng)格,絲毫沒有為如此激烈的碰撞而降低歌曲在美學(xué)上的高度----依舊是如此的好聽!同時,另類唱腔的運(yùn)用已不僅僅是作為歌曲的一種裝飾和營造氣氛的手段,從符號學(xué)的角度而言,它是作為一個code而存在的。這一點(diǎn)和death metal采用殘暴男腔,甚至是black metal的尖吼黑腔搭配柔美女音的對唱形式來象征黑暗與光明、生命及愛之間的對抗有異曲同工之妙?;蛟S,從接受美學(xué)的角度來看沒有人明白林夕和王菲到底想要說些什么,但這并不重要,有時候提出問題比答案本身更加重要,而林夕和王菲合力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文本的潛能,你可以認(rèn)為這里描寫的是愛情,但你同樣也可以不這么認(rèn)為。演唱會上的王菲保留了類美聲卻拋棄了歌詞,我想此時最為釋然的應(yīng)該是林夕了----除了這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超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