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溫血馬Dutch Warmblood(KWPN)要說有哪一個品種的馬,像明星一樣快速竄紅,那就是荷蘭溫血馬。這是個新的品種,荷蘭在1958年才開始有血統(tǒng)登記簿,然而現(xiàn)在已成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歡迎的馬術競賽與騎乘用馬。荷蘭溫血馬可說是二十世紀的新產(chǎn)品,有別于二十世紀以前就有的溫血馬,它是專門為了馬術競賽用而培育出來的溫血馬。雖然這是荷蘭人所創(chuàng)算是一個歐洲品種,因為除了荷蘭之外,還有英國、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血統(tǒng)。
荷蘭溫血馬的起源來自于荷蘭兩個本地的品種,海爾德蘭馬(Gelderlander)與格羅寧根馬(Groningen),事實上這跟當?shù)氐耐寥老⑾⑾嚓P。海爾德蘭在荷蘭中部,當?shù)氐耐寥罏樯车?,所發(fā)展出來的馬屬于較輕型。而格羅寧根當?shù)貏t都是硬質(zhì)的黏土,成長出來的馬就屬于較重型的。然而兩個品種的基因卻是可以兼容的,因此培育者就常常在海爾德蘭馬的血統(tǒng)中加入格羅寧根馬的血統(tǒng),來增加海爾德蘭馬的重量,反之亦然。
海爾德蘭馬與格羅寧根馬這兩個品種都是自中世紀以來在荷蘭與其鄰近區(qū)域就有的品種。海爾德蘭馬有安達盧西亞馬(Andalusian)、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馬(Neapolitan)、諾曼馬(Norman)、Norfolk Roadster、德國的奧登堡馬(Oldenburg)、荷爾斯泰因馬(Holstein)、英國的盎格魯-諾曼馬(Anglo-Norman)、哈克尼馬(Hackney)與純血馬(Thoroughbred)的血統(tǒng)。而格羅寧根馬則是由丹麥的佛里斯馬(Friesian)與德國的奧登堡馬(Oldenburg)兩種品種交叉產(chǎn)生的。
自古以來荷蘭的農(nóng)夫靠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嚴格的培育馬的方法,來淘汰品種中健康與性格的缺點,以及智能不足的馬。這種嚴格篩選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蘭溫血馬。工業(yè)革命之后的機械化,使得馬的用途轉為休閑騎乘與運動,荷蘭人以此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現(xiàn)他們的培育技術。
海爾德蘭馬與格羅寧根馬這兩個品種有一些令人激賞的共同特點:華麗的動作、良好的基本構造、具有風采的質(zhì)量、穩(wěn)健成長的能力、溫馴合作的氣質(zhì)。荷蘭人引進英國純血馬,以增加它的勇氣,并改善有時會發(fā)生的缺陷,例如過長的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當輕盈的動作也是純血馬帶來的,而為了要去除隨著純血馬而來的難以駕馭的特質(zhì),不但靠引進其它荷蘭本土血統(tǒng),也引進法國的塞拉法蘭西馬(Selle Francias)、德國的漢諾威馬(Hanoverian)與荷爾斯泰因馬(Holstein)血統(tǒng),以改良出最后的品種。另外也引進英國的哈克尼(Hackney),以培育漂亮的挽馬,也有些人繼續(xù)培育傳統(tǒng)海爾德蘭馬型態(tài)的馬,最后竟演變成三種類別的荷蘭溫血馬:
馬術運動馬
被培育來從事最高級的馬場馬術與障礙超越的荷蘭溫血馬,是極具魅力的現(xiàn)代馬,是種可靠、聰明、令人激賞的馬。
挽馬
獨特的荷蘭挽馬是專門培育來參加馬車競賽,他的快步展現(xiàn)出長時間的騰空,大步移動的前腳、高抬的膝蓋,強而有力的后腳、長而垂直的頸部,加上高傲的氣質(zhì),讓荷蘭挽馬通常都會被放在馬車的領頭馬,以突顯他獨特的姿態(tài)。
海爾德蘭型馬
在荷蘭皇家溫血馬協(xié)會統(tǒng)一所有荷蘭馬的血統(tǒng)登記簿后,有一些培育者堅持繼續(xù)培育傳統(tǒng)的海爾德蘭馬,因此協(xié)會特別設立一個培育的方向,以保留這個原始的農(nóng)用輕型馬的血統(tǒng)。
大多數(shù)的荷蘭溫血馬都有一種出色的氣質(zhì),通常它會是安靜的、樂意的、聰明的、而且有足夠的勇氣與活力以專注于命令,來表現(xiàn)被要求的工作。尤其是它流暢的步態(tài),更是吸引觀賞的目光,也讓騎手滿意。
飼養(yǎng)與照料荷蘭溫血馬很容易,它只需要一般的照顧。不管是工作繁重、活躍的馬,還是最高等級的比賽馬,只要具有普通經(jīng)驗的騎手或馬夫都可以很容易的照料它。
外型特征
相相較于其它的溫血馬,荷蘭溫血馬的血統(tǒng)中重型馬(冷血馬)的血統(tǒng)比較少,英國純血馬(Thoroughbred)以及其它相關的輕型溫血馬的影響,顯著的表現(xiàn)在這個令人注目的品種上。荷蘭溫血馬的動作特別顯著的長、自由、有彈性,正適合現(xiàn)代表演用,尤其是馬場馬術。
頭
荷蘭溫血馬有一個長相老實但高雅的頭部,表現(xiàn)出迷人的特征與沉著的氣質(zhì),深深吸引育種者與騎手的注意。
眼
友善的大眼睛與臉上迷人的表情,展現(xiàn)著機警與沉著。
耳
中等長度的耳朵,良好位置與方向,且機靈。
頸
頸部拱起,肌肉發(fā)展良好,與鬐甲連接良好。
肩與鬐甲
肩膀強壯,頃斜角度良好;鬐甲適當?shù)耐怀觥?/p>
背
直、強壯、水平的背。
腰與后驅(qū)
長而有肌肉的腰,深厚且強而有力的后驅(qū),稍微有點斜度的臀部。
腿與腳
腿長而有肌肉,腳的形狀優(yōu)美且強壯。
尾
常常在較高的位置,自信的擺著。
毛色
多半是騮色或棕色、栗色,有時也會有黑色或灰色。
身高
大多在162公分以上,平均約165公分,有時會有173公分高。
雖然荷蘭人開始培育溫血馬比大部分歐洲國家都來得晚,然而他們以熱切的態(tài)度成功培育出障礙超越馬,更進而轉型為了不起的馬場馬術馬。荷蘭溫血馬只有短短的歷史,但已在大西洋兩岸建立起名聲,并且常常成為國際賽事中的贏家。有許多國家的馬術代表隊在奧運與世界杯馬術比賽中,都是騎著荷蘭溫血馬分別為自己的國家贏得獎牌。
然而荷蘭溫血馬這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并沒有讓人忽略它結構完美、漂亮等令人著迷的特質(zhì),在相對于其它溫血馬品種而言只有短短的歷史,但卻已在國際馬術運動中建立他的知名度。以性格、健康、體能出名的荷蘭溫血馬,每年都大量的出口到全世界各個角落,深受馬術愛好者的喜歡。
嚴格的篩選種馬,不斷的評估血統(tǒng),加上高科技的研究、紀錄與統(tǒng)計,引進各種可協(xié)助改良品種的最新科學與技術,還有荷蘭人古老的育馬歷史與農(nóng)業(yè)遺產(chǎn),讓荷蘭人好像是天生的培育頂級馬的專家,這就是荷蘭溫血馬成功的原因。
用來持續(xù)的評估血統(tǒng)的主要工具,是每年都會在荷蘭與北美舉辦的小馬評鑒會。在評鑒會中三歲左右的小馬要接受嚴格的檢查,以確定它的質(zhì)量與是否達到培育的目標。不像某些溫血馬的登錄系統(tǒng),荷蘭溫血馬不完全依靠小馬出生登錄,而是靠這樣的評鑒結果來確保質(zhì)量,只有滿足這個質(zhì)量以上的馬才能驕傲的冠上KWPN的獅子商標。
此外,在種公馬的評估與篩選制度更是更嚴苛,可說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即使是已被嚴格篩選過的合格荷蘭溫血種公馬,每年都還要被重新評估,看是否適合繼續(xù)育種。只有能明確的展現(xiàn)對整個品種有好的影響的種公馬,才能被評為「入選」(keur)。要是可被評為最高級的「優(yōu)先」(preferent),那可是無上的光榮。例如有名的種公馬Amor、Doruto、Joost、Lucky Boy與Nimmerdor就是。
母馬也是依據(jù)他對整個品種的貢獻來分級,質(zhì)量特別好的母馬才可被評為「star」級。當「star」級的母馬生下的小馬已在比賽中展現(xiàn)它的馬術或跳躍的能力時,母馬才能被評為「keur」級?!竝referent」是頒給至少生過三匹外型與步伐都很優(yōu)秀的小馬的母馬,「prestatie」是頒給它的后代有三匹都有是好的表現(xiàn)的母馬。
荷蘭皇家溫血馬協(xié)會(The Royal Warmblood Studbook of the Netherlands,荷蘭原文為Koninklijke Vereniging Warmbloed Paardenstamboek Nederland,縮寫為KWPN)是負責登錄與管理荷蘭溫血馬血統(tǒng)登記的機構,該機構負責訂定培育的目標與標準,評鑒、評估與分級的辦法,以及育種研究與行政管理。協(xié)會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初,荷蘭的育馬者已在這個組織下聯(lián)合運作了一百多年。威廉三世國王(King Willem Ⅲ)在1887年時認可第一個血統(tǒng)登記機構,建立了培育荷蘭溫血馬的基礎。到了1969年由幾個地區(qū)性的血統(tǒng)登記機構合并成現(xiàn)在的協(xié)會,在1988年由碧翠絲女王(Queen Beatrix)授予皇家(K)的稱號。
為了在北美洲推廣荷蘭溫血馬,協(xié)會在1983年成立北美洲部,稱為NA/WPN,并被賦予兩個主要的任務:一是在北美洲推廣與發(fā)展高水平的荷蘭溫血馬,二是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北美洲的養(yǎng)馬與育馬者。在1997年時更擴大更名為北美荷蘭溫血馬協(xié)會(The Dutch Warmblood Studbook in North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