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上海電影制片廠攝制的越劇戲曲藝術(shù)片,由?; ⅫS沙執(zhí)導(dǎo),袁雪芬、范瑞娟主演,于1954年8月24日上映。該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拍攝的第一部國產(chǎn)彩色戲曲藝術(shù)片。
為了增加片場的照明,劇組向上海的防空部隊借用了防空用的探照燈,白天用于拍戲,晚上送回。該片拍了11個月,夏天拍攝時,天氣非常熱,而且片廠要開許多燈照明,演員每天演十幾個小時,演完后,臉都要腫一圈。范瑞娟的眼睛受不了燈光刺激,腫成葡萄那么大,一邊點眼藥水一邊堅持拍戲,而袁雪芬的十二指腸潰瘍也發(fā)作了。
在審看樣片時,周恩來總理提議在“樓臺會”和“山伯臨終”之后加上一個祝英臺思念梁山伯的場面,讓劇情更連貫,于是劇組又補拍了“思兄”一場,增加了四句唱詞。
1955年5月9日,《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上放映,并于27日在巴黎明星電影院公映,成為第一部在法國公映的新中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