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濕地公園位于長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區(qū)域,西起亞泰大街,東至規(guī)劃河堤,南鄰南繞城高速公路,北抵南三環(huán)路,占地約310公頃的南溪濕地公園,面積相當于1.4個南湖公園大小。走進南溪濕地公園,入眼的盡是天然的調(diào)色盤,綠草、藍天、白云,穿梭于棧橋,行走在曲折蜿蜒的棧道,獨特的濕地美景撲面而來。
南溪濕地公園相關景點:
光影島——光影橋:光影島通過光影橋與伊通河兩岸鏈接,島上布置城市演繹空間,有環(huán)形看臺廣場。
光影塔是南部新城景觀軸線的標志性景觀構筑物,高度28米。光影橋為跨伊通河的人行天橋,橋長650米。
生態(tài)島:位于伊通河中央,總面積約10公頃,是群鳥棲息的島嶼家園。
長白文化園:長白文化園位于伊通河西側,設計保留原有水塘和植被,修建濱湖漫步道,打造幽靜的林蔭濱水空間。在高樓大廈包圍中保留一個精致的文化園林,定位更接近于上海的豫園。在伊通河西岸打造一個人工和自然相結合的范例,與南四環(huán)邊地勢較高的回廊、棧道相互補,一個綠一個藍,一步一景。
錦川閣:位于長白園入口,總建筑面積1044平方米。主要功能為管理服務。
君子湖——蝶湖區(qū):該區(qū)域位于南四環(huán)金色世界灣北側,中海國際南側,伊通河東側,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打造濱湖休閑區(qū)、兒童活動區(qū),為市民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
游客服務中心:位于園區(qū)入口,金色世界灣北側,彩織街西側。為單體建筑,契合原始地形走勢,為兩層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為11700平方米,功能以展示、休閑、管理服務為主。
同時更是一座觀景平臺,可以俯瞰君子湖、蝶湖等南溪濕地公園景點。
南溪濕地公園還包含生態(tài)棲息區(qū)、彩丘藝術區(qū)、水石徑流區(qū)等景觀配套建筑,具有管理、售賣、餐飲、休閑、公廁等多項功能。
為傘形與球狀的糖槭,或為先花后葉的桃樹。
水泊,近岸處為花階,花后為樹,以打造水域的林帶背景,營造成山水相映景象。
公交線路:
190--金色世界灣站
312--中海國際社區(qū)站
輕軌4號線--宜盛街站
停車場:
彩織街停車場,位于游客中心北側,彩織街西側,有91個停車位;
J14停車場,位于河堤東路J14旁邊,旁邊為水石徑流區(qū),有28個停車位;
河堤東路生態(tài)停車場,位于河堤東路東側規(guī)劃支路南側,有18個車位;
丙140路線路右側景觀點內(nèi),有35個停車位;
丙141路與丙140路夾角處,有245個停車位。
這些生態(tài)停車場多設置在綠地出入口附近,既不占用綠地,又滿足停車需求,這些停車位基本可滿足未來5年內(nèi)的停車需求。
南溪濕地公園位于長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區(qū)域,西起亞泰大街,東至規(guī)劃河堤,南鄰南繞城高速公路,北抵南三環(huán)路,占地約310公頃的南溪濕地公園。
第一大區(qū)域
是以蜿蜒于濕地中間的伊通河兩岸濱水景點,打造現(xiàn)今城市少有的“城市外灘”,以濱河綠道的“一帶”,串連起彩丘雕塑、水石徑流、長白文化、歷史長階、城市演繹、生態(tài)棲息6個分區(qū)。
“一帶”景色巧奪天工,優(yōu)美的演藝島、生態(tài)島似兩塊天然翡翠漂浮在河中,織霞灣、蘆隱灣,棲雁灣似三幅五彩油畫,靜靜地貼在河道轉(zhuǎn)彎處。
“一帶”,也稱為“繽紛歷史帶”,文化內(nèi)涵重在展示伊通河的發(fā)展史。這條景觀帶上建設長白文化園、光影橋、歷史長階、城市戲臺。
藝術精靈的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與文化的集中反映。作為享譽五洲的長春雕塑公園的延伸,伊通河畔將安放上百尊雕塑,其中,南溪濕地內(nèi)就將安放若干尊雕塑精品。
第二大區(qū)域
以濕地凈化、濱河休閑、趣味活動、水塘濕地等分區(qū),打造“城市海綿”。設計師們將其串連為“一廊”,即“詩意生活廊”。
結合濕地公園內(nèi)橋梁、坡地、綠道、天井的起伏與彎曲變化,以及兒童游戲等設施建設,為市民提供民俗和現(xiàn)代文化生活體驗。
一心:指全民健身館布置于場地核心腹地,集合豐富的運動服務設施,構建區(qū)域活力中心。
一廊:在濕地東北角修建詩意生活廊結合橋梁、坡地、綠道、天井等,將生活文化、民俗民間文化串聯(lián),塑造充滿春城生活詩意的文化體驗廊。
一帶:指在伊通河兩岸結合山體、濱水環(huán)境塑造的長春歷史文化與新城風貌的文化體驗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