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tzker建筑獎由凱悅基金會在1979年設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師,表彰其在建筑設計中所表現(xiàn)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的優(yōu)秀品質(zhì),以及通過建筑藝術對建筑環(huán)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貢獻。該獎以Pritzker家族的姓氏命名。該家族的國際業(yè)務總部設在芝加哥,向以支持教育、宗教、社會福利、科學、醫(yī)學和文化活動而聞名。JaA.Pritzker和他的妻子(已于1999年1月23日逝世)發(fā)起設立了這個獎。是因為我們在世界上建了許多飯店,與規(guī)劃、設計以及建筑營造有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且我們認識到人們對于建筑藝術的關切實在太少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樓誕生的地方,一座滿是象LouisSullivan(沙里文),Frank LloydWright(賴特),MiesvandeRohe(密斯)這樣的建筑偉人設計的建筑的城市,我們對建筑的熱愛不足為怪。1967年我們買下了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樓作為我們的亞特蘭大凱悅大酒店。它那高挑的中庭成為我們?nèi)蚓频昙瘓F的一個標志。很明顯,這個設計對我們的客人以及員工的情緒有著顯著的影響。如果說芝加哥的建筑讓我們懂得了建筑藝術,那么從事酒店設計和建設則讓我們認識到建筑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因此,在1978年我們想到來表彰一些當代的建筑師。爸爸媽媽相信,設立一個有意義的獎,不僅能夠鼓勵和刺激公眾對建筑的關注,同時能夠在建筑界激發(fā)更大的創(chuàng)造力。我為能代表母親和家里其他人為此繼續(xù)努力而自豪。”
普利茲克建筑獎像一架選拔建筑大師的機器,目光犀利,下手精準,絕大多數(shù)獲獎者的確名副其實。它似乎自成體系,從第一屆得主菲利普·約翰遜(1979年)開始,到凱文·羅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庫哈斯(2000年),勾勒出一條影響深遠的現(xiàn)代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的建筑思潮脈絡;它能打破地域偏見,三位日本人和兩位拉丁美洲建筑師的入選,顯示了評選范圍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達的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場,多少彌補了它在性別取向上的一些遺憾;而對弗蘭克·蓋里(1989年)的關注,足以表明它的前瞻和遠見:當時蓋里只在美國西海岸做過一些美學冒險性建筑,其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尚未出現(xiàn),但后來的事實證明,弗蘭克·蓋里確實能夠為世界創(chuàng)造驚人的建筑。
一個獎項成為偉大,是因為獲獎者足夠偉大,而這首先要求評委們足夠睿智,評選程序足夠公正。在短短的27年時間里,普利茲克建筑獎迅速崛起,31位得獎者如群星閃耀,風光無限。其聲勢壓過了百年老店“英國皇家建筑師金獎”(RIBA)、獎金更豐厚的“日本國家藝術大賞”和丹麥“嘉士伯”獎、重視單個作品的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AIA)“國家榮譽獎”等權威大獎,成為建筑界公認的至高無上的獎項。
Pritzker建筑獎在許多程序上以及獎金方面參照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將得到10萬美元獎金、一份證書和一個銅制獎章(從1987年起,在1987年之前用的是限量發(fā)行的亨利·摩爾(HenryMoore)的雕像)。由美國總統(tǒng)頒獎并致辭,在享有盛名的建筑物如白宮、古根海姆美術館等地方舉辦頒獎會,印制刊物并舉辦巡回各國的得獎作品展。獎章正面圖案的設計是以有“摩天樓之父”美稱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師LouisSullivan(沙里文)的設計為基礎,刻有“The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Pritzker建筑獎)字樣,獲獎者的姓名刻在獎章正中,獎章背面刻著亨利.沃頓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書中提出的建筑的三個基本條件:“堅固、實用、愉悅”。
任何國家的任何人,無論是政府官員、作家、批評家、學者、建筑師、建筑團體、實業(yè)家,只要有志于發(fā)展建筑學,都可以被提名為候選人。該獎無任何國家、種族、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偏見。
普利茲克建筑獎獨立評審委員會的專家評委人數(shù)為五至九人。評委會的成員被委任評選出每年的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桂冠的人,他們均任職若干年以確保委員會的新成員和老成員的數(shù)量的平衡。普利茲克家族的成員和外界的觀察家均不出席,通常于每年最初幾個月舉行的委員會評審。評委會的成員均是各自所在領域公認的專業(yè)人士,這些領域包括建筑,商業(yè),教育,出版業(yè)和文化。
提名程序每年從年頭到年尾,截至于第二年的1月。截至期后收到的提名自動被視作下一年度的提名。每年有40多個國家的500多位候選人被提名。雖然建筑學并不包括在諾貝爾獎范圍以內(nèi),Pritzker建筑獎的國際評委會還是參照諾貝爾獎的評選方式,由全球著名的權威建筑設計師、作家、藝術家、學者、批評家以及象前IBM主席這樣的國際工商名流等組成的評委會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最后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法來決定最終評選結(jié)果。
從1979年迄今為止的41屆普利茲克獎評選活動中,共有46位建筑師獲獎,對于世界上的建筑師而言,獲獎意味著至高無上的終身榮耀。
迄今為止各國普利茲克獎獲獎人數(shù)分布:美國:8人日本:8人西班牙:4人英國:4人瑞士:3人德國/法國/巴西/意大利/葡萄牙:2人中國/澳大利亞/挪威/丹麥/荷蘭/墨西哥/奧地利/智利/印度: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