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禮遜圖書樓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開元街道培元中學。建筑坐西南向東北,占地面積1246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高24.8米。第一至第四層為西式建筑風格,第五層為中式樓閣風格,門窗仿英國倫敦教堂的建筑風格。
安禮遜(1876~1959),英國貴族,1903年,受英國基督教長老會派遣,到泉州創(chuàng)辦培元中學。1927年,校友為紀念安禮遜對培元中學的貢獻,捐款建造“安禮遜圖書樓”。1995年,臺灣校友出資百萬重修。該樓成為培元中學在世界各地及臺灣的校友相互交流的紐帶。
培元中學建校伊始,規(guī)模發(fā)展較快,一座座校園建設拔地而起。到了30年代,校園包括一?;ㄅ锵屡嘣咧胁?、二校東門廣平倉培元初中部、三校中營下的養(yǎng)正第二國民小學(培元附小、泉州西門外潘山鄉(xiāng)的養(yǎng)正第四國民學校、平水廟的養(yǎng)正高級小學、印塘鄉(xiāng)養(yǎng)正第三國民小學、潘山鄉(xiāng)第四國民小學等校舍,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學校體系。
培元中學最有趣的建筑應該是安禮遜圖書樓,安禮遜圖書樓歷經(jīng)80余年歷史,因存有孫中山、宋慶齡等近代名人的題字,該樓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1998年3月19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國務院公布其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