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統(tǒng)大金塔位于泰國曼谷以西80公里處的佛統(tǒng)府,是泰國的一處佛教圣地。大金塔建于佛統(tǒng)市中心,呈褐黃色,塔高130米,光是螺旋狀的塔尖部分就高40米,圓形塔底直徑57米。塔的底座是兩層巨大的平臺。
在大佛塔下面還罩著三座小佛塔。小佛塔修建于公元6世紀,高84米,廢棄。1860年,泰王拉瑪四世下令加以修葺,并在其上修建大塔,后塔被雷電擊毀,又新建大塔。所以,是大塔之內(nèi),包容著三個佛塔,一個套一個,這在佛塔建筑史上是僅見的。在大塔基座第二層平臺上,有4座佛殿背靠著大塔。在4座佛殿之間,24座鐘亭環(huán)繞大塔而立。
在大金塔寺院里,還有一座博物館,陳列著許多文物,證明佛統(tǒng)是佛教較早的傳入泰國的地方。
小城中遍布著佛寺佛塔,特別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大金塔,吸引著泰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佛教徒和旅游者。"佛統(tǒng)"一詞來自巴利文,意為"第一座城市";大金塔,泰語稱"帕巴統(tǒng)者里",意為"第一佛塔"。沒有人記得大金塔建于何時,但它來源于一段神奇的傳說:很早以前,統(tǒng)治佛統(tǒng)的君王生了一個兒子,很受父親寵愛,但算命先生說,兒子長大會殺死父親。君王要餓死兒子。一個好心婦女收養(yǎng)了這個孩子。孩子長大后率眾起義,殺死了君王。當?shù)弥跏撬H生父親后,十分悔恨,又處死了收養(yǎng)他的婦女。之后,他悔恨莫及。僧人告訴他,要贖罪,只有"建一座鴿子飛不到頂?shù)拇笏?。以后,這里就出現(xiàn)了泰國古老的較高的大金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