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護城河上20座橋梁的命名,有些借用歷史事件命名;有些以主地名命名;有些是為了尊重歷史,方便群眾生活,既傳承歷史又體現(xiàn)時代特征。6月8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次護城河上20座橋梁的命名比較系統(tǒng)。那么,讓我們也分系列,為讀者講述一個個名字的內(nèi)涵。待工程全部完工后,許昌市民可以在西湖公園乘船南下到南護城河,再經(jīng)東護城河、北護城河、西護城河返回西湖公園,實現(xiàn)乘船環(huán)游許昌城的夢想。
市區(qū)西湖公園內(nèi)的三座橋分別命名為西子橋、臥虎橋、蘇堤橋。
小西湖是許昌人的精神家園?!爱嬍ァ眳堑雷油砟暝谛∥骱灾翞槎淳幼 髡f他曾在此畫虎,點睛后活靈活現(xiàn)。以臥虎橋命名,是為了傳承歷史文化。西子橋,從“西子浣紗”之典故而來。蘇堤橋與公園內(nèi)的蘇堤相連,觀湖賞景,緬懷蘇公。
保留城市歷史記憶,分別命名為望仙橋、文化宮橋、北順和橋、南順和橋、北城墻橋。
望仙橋位于瑞貝卡大酒店門前,取向西遙望矗立多年的“荷花仙子”塑像之意,突出橋梁隔水觀景的空間感和名稱的深長意味。
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工人文化宮現(xiàn)已拆除,以文化宮橋命名,寄托老許昌人回憶,保留城市歷史記憶。
北城墻橋位于北城墻街,與路名統(tǒng)一,好找易記,傳承歷史文脈。
北順和橋位于東護城河北部,東大街以北,連通東、西順河街,取“順河”的諧音“順和”,有安順、祥和之意。
南順和橋位于東護城河南部,東大街以南,與北順和橋相對應(yīng),突出指位功能,便于尋找和記憶。
大家都知道,許昌又稱“蓮城”。過去,建設(shè)鐵路橋附近荷花繁盛,是觀荷賞蓮的最佳地,休閑游玩人多,以蓮、荷命名與地貌景色相稱,更有畫面感,給人們的悠閑生活增添趣味。另外,“蓮”與“連”諧音,也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與人民心連心的意思。
以城門名命名
“城門四橋”分別以南關(guān)橋、西關(guān)橋、北關(guān)橋、東關(guān)橋命名。
明清時期許昌城的四個城門與近現(xiàn)代許昌城居民約定俗成的“四關(guān)”(南關(guān)、西關(guān)、北關(guān)、東關(guān))相聯(lián)系,以此命名串接明、清、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后不同時期之名,既體現(xiàn)歷史淵源,尊重居民習慣,又有明確的指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