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考古學家認為,吉爾伽美什,并非只是傳說,而是實際存在的一個歷史人物。
《吉爾伽美什史詩》圍繞烏魯克(Uruk)國王吉爾伽美什(Gilgamesh)和他的朋友恩奇都(Enkidu)的之間的友誼故事展開。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在講述故事前,史詩開篇贊頌了吉爾伽美什作為王者立下的功績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深受百姓愛戴。
第一部分講述了半人半神的吉爾伽美什是烏魯克的君主,但暴虐無度。他憑借權(quán)勢搶男霸女,強迫城中居民為他構(gòu)筑城垣,修建神廟,害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貴族的居民們的憤怒。他的人民只能求助于諸神。創(chuàng)造女神阿魯魯(Aruru)便制造了恩奇都。恩奇都生活在森林里,與動物為伴。獵人發(fā)現(xiàn)了他,這個經(jīng)常從捕獸夾救走動物的男人。即使是衛(wèi)兵也無法阻止恩奇都。獵人到王城請求吉爾伽美什的制服恩奇都,吉爾伽美什拒絕獵人的請求,命令獵人帶著神妓(Shamhat)誘惑恩奇都遠離動物朋友們,并且將恩奇都帶到烏魯克城里。神妓得到恩奇都認可后開始教導恩奇都知識禮儀,并告訴他吉爾伽美什很早以前就知道恩奇都的存在了,要求恩奇都成為吉爾伽美什的朋友并愛著他。恩奇都來到烏魯克后,吉爾伽美什與他大戰(zhàn)一場,兩人的戰(zhàn)斗不分勝負。經(jīng)歷這個戰(zhàn)斗后兩人惺惺相惜,結(jié)為好友。
第二部分講述了吉爾伽美什打算打倒洪巴巴,恩奇都心生膽怯不想去,吉爾伽美什鼓勵了恩奇都一起踏上路途。在路途中恩奇都依靠對森林的熟悉走在吉爾伽美什前面為他引路。吉爾伽美什多次做了噩夢難以入眠,恩奇都安慰他夢境是美好的,吉爾伽美什聽了后很安心的睡著了。之后兩人在太陽神沙馬什(Shamash)幫助下打敗衫樹林怪獸洪巴巴(Humbaba)。洪巴巴見勢跪下求饒,吉爾伽美什猶豫了,恩奇都卻要求敵人必要斬草除根,洪巴巴必須死。求生無望的洪巴巴隨即詛咒兩人。因為洪巴巴的死亡,女神伊什塔爾(Ishtar)為吉爾伽美什的魅力所傾倒向他求愛,結(jié)果卻遭到了拒絕。因為他知道伊什塔爾是怎樣一位喜怒無常,殘忍而又喜歡玩弄男性的魔女。被侮辱的女神請求其父神安努(Anu)派出帶來旱災的天之公牛(Bull of heaven)下凡為她復仇,然而天之公牛被兩人殺死。女神伊什塔爾(Ishtar)面對此景非常不甘心,恩奇都拿起天之公牛的腸子扔到伊什塔爾(Ishtar)面前警告女神再騷擾吉爾伽美什的話你的下場就和這牛一樣。女神灰溜溜的離開了烏魯克城。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成為眾人擁戴的英雄。
第三部分講述了恩奇都夢見他因為殺死洪巴巴和天牛被眾神懲罰,病重而死。吉爾伽美什面對友人的死亡悲痛欲絕,抱著恩奇都的尸體哭了七天七夜,直到尸體腐爛生蟲才松手。之后吉爾伽美什花費數(shù)天為恩奇都舉行國葬。知曉死亡恐怖的吉爾伽美什為了永生開始了艱難跋涉,向烏特納比西?。║tnapishtim)──大洪水唯一生還者和永生者探索生死奧秘。他趁著黑夜翻過通向太陽的馬什山,不顧半蝎人帕比爾薩格的阻攔,在用盡了120根船槳以后終于渡過死亡之海來到目的地。烏特納比西丁接待了他但并未直接解答生與死的疑問,而是讓他經(jīng)過6天7夜不睡覺的試煉。吉爾伽美什沒有成功,但是由于烏特納比西丁妻子善心,他去海底得到了永生之草,在歸途中泡澡放松,但是草藥的香氣吸引了蛇,草藥被蛇偷吃,蛇在此時完成了第一次蛻皮。吉爾伽美什最后空手返回了烏魯克。終于理解了即使是最偉大的英雄也會有死亡到來的一天。
第四部分講述了吉爾伽美什回到烏魯克城后十分懷念亡友,祈求神的幫助讓他們再見一次面。通過沙馬什創(chuàng)造的生死通道吉爾伽美什見到了恩奇都并與之對話,恩奇都向他描述了死后世界的陰暗悲慘。
它最早來源于蘇美爾的烏爾第三王朝(前2150年—前2000年)左右以楔形文字寫成,在后來又流傳發(fā)展至古巴比倫時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現(xiàn)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在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0世紀時期由法師(excortist)Sin-liqe-unninni編寫完成里標準阿卡德版本,在19世紀中葉,由大英博物館的喬治·史密斯從亞述古都尼尼微亞述巴尼拔墓里的泥板圖書館中發(fā)掘出這部史詩,共11塊泥版,計約3600行,史詩內(nèi)容又為第12塊泥板補全。一直到600 BC《吉爾伽美什史詩》漸漸傳到小亞細亞。其中12塊泥板的版本成為歷史研究的標準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現(xiàn)存于德國首都柏林的遠古及古代歷史博物館(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 在20世紀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譯后,史詩的文字被發(fā)現(xiàn)并由小碎片拼成。由于記錄語言多,歷史流傳的版本不同和損壞原因使專家只能依靠對于古文字的經(jīng)驗和感覺。蘇美爾學家S. N. Kramer,第一個把蘇美爾傳說部分破譯。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復原,譯注也基本完成,包括中譯本。
《吉爾伽美什史詩》比較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從原始公社制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歷史面貌,表現(xiàn)了古代兩河流域居民的生活和斗爭,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首先最突出的是,史詩熱情地頌揚了古代英雄、英雄行為以及英雄間的友誼,并提出了為民建立功勛的重要思想。史詩頌揚的中心人物是吉爾伽美什,開始時他是很殘酷的統(tǒng)治者,遇見恩奇都后,慢慢實行著苛政軟化變成為民除害的英雄。他的英雄業(yè)績在人們長期的傳頌中,像所有其它的英雄史詩一樣,被賦予了神奇浪漫的色彩。人們在吉爾迦美什身上寄托了自己許多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如美貌、力量、正義、勇敢、友情等。
在頌揚為民建立功勛的思想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古代巴比倫人認識自然法則、探索人生奧秘的樸素愿望,歌頌了他們敢于違抗神意的積極進取精神。是神主宰人的命運,還是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唯物論同唯心論的斗爭。史詩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贊頌了吉爾伽美什不畏艱難險阻的英雄行為,這在宗教迷信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的遠古時代確是難能可貴的。
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居民的社會生活和正在形成的階級關(guān)系,對我們了解、認識古代巴比倫社會的歷史和文學的發(fā)展有重要價值。這部史詩大體上概括了從原始公社制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社會生活,反映了軍事民主制的某些社會面貌。當時奴隸制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正在萌芽,有些氏族部落的酋長已逐漸成為軍事民主制的領袖,成為早期的國王。他們自恃勇武過人,在城邦內(nèi)專橫殘暴,為所欲為。史詩中關(guān)于吉爾伽美什在烏盧克城的殘酷統(tǒng)治以及關(guān)于他的某種特權(quán)的描寫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不僅展示了當時正在形成中的階級關(guān)系,即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也展示了人和神、神和神之間的矛盾,而這些矛盾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同自然、人同社會的斗爭,帶有復雜的性質(zhì),需進行具體分析。
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它既寫人,又寫神,善于把神話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緊密結(jié)合,把人賦予神的特性,把神賦予人的感情。在描寫上,如芬巴巴的神秘的杉樹林,吉爾伽美什長途跋涉中的不平凡見聞和經(jīng)歷,戰(zhàn)勝威力強大的“天牛”的場面,等等,都給人以新奇之感。同時在吉爾伽美什、恩奇都以及眾天神的形象描寫和刻畫上,既帶有很大的傳奇性,又充滿了人間社會生活的氣息,形成了的現(xiàn)實主義因素和浪漫主義因素交織的趨向。
史詩中還采取了聯(lián)想、反復、排比、象征和夸張等藝術(shù)手法,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比較生動形象地歌頌了英雄人物,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思想行為和精神面貌。如多次通過夢境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象征并預示即將發(fā)出的事件,通過哭泣的場面來渲染感傷的氣氛等等,都增強了藝術(shù)感人的力量。
史詩中比較著名的一段內(nèi)容是水神伊亞要用洪水滅世的故事,被后人稱作美索不達米亞版本的諾亞方舟。希臘學者Ioannis Kordatosr認為,有大量的對聯(lián)(parallel verse),章節(jié)內(nèi)容都顯示了《吉爾伽美什史詩》與《奧德賽》之間的微妙聯(lián)系。也有一些觀點認為《吉爾伽美什史詩》中洪水章節(jié)與圣經(jīng)中的諾亞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民族關(guān)于洪水的記載有關(guān),甚至認為《圣經(jīng)》中關(guān)于大洪水的部分是從《吉爾伽美什史詩》的記載演變而來的,又有的人說已知最古老的全球洪水記錄源于古巴比倫《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記載,這只是證實了碑文是更早寫的,而它的內(nèi)容究竟是原創(chuàng)還是借鑒呢,至今尚無定論。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兩河流域的早期人類留下的文學珍寶。這部史詩的基本內(nèi)容早在蘇美時期就已初具雛型了。它同早期蘇美爾關(guān)于吉爾伽美什的英雄傳說《吉爾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的聯(lián)系。
通過比較原始的但卻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塑造了一個具有堅韌不拔的戰(zhàn)斗精神的英雄,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圖探尋自然法則和生死奧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運的理想。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會暴力斗爭的情景,頌揚了為民建立功勛的思想和英雄行為,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和認識意義,其中為民造福的思想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發(f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