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石具有千姿百態(tài)的天然花紋,且多有美紋象征:眉子、羅紋、刷絲、水浪、犀角、魚子、玉帶、金暈等。顏色以黝黑色為主,若以水浸之則顯青黑色。一般情況下光澤暗淡,當云母、綠泥石等礦物含量較多,且其顆粒較大時,則顯示出強弱不一的珍珠光澤,少數(shù)呈綠或青綠色。石質(zhì)細密、細膩、堅韌、溫潤。
歙石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的歙縣、休寧、黟縣、祁門、婺源等縣境內(nèi)。
按色澤、形態(tài)、成因、分布特色等可將歙石的天然花紋分為以下類別:
(1)金星及銀星---金星是由于歙石中分布有星點狀黃鐵礦,色澤金黃而得名。那種狀似寸點下降的金星稱為“雨點金星”,至為艷麗。銀星是由于歙石中分布有星點狀白鐵礦,色澤銀白發(fā)亮而得名。
(2)金暈及金花---歙石中的黃鐵礦或黃銅礦因遭受氧化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圈又一圈的環(huán)狀、暈狀暈彩稱為“金暈”,其中暈層似花狀者稱為“金花”。
(3)水浪紋---水浪紋又稱“角浪紋”,以形態(tài)恰似河海中蕩漾的波浪而得名。
(4)魚子紋---魚子紋的外形像魚卵,又稱“鱔肚紋”,由隱晶質(zhì)的綠泥石聚集而成,在歙石中構(gòu)成圓形斑點。
(5)刷絲紋---刷絲紋的外形好像是用刷過的平行紋理,實際上,它是歙石中的細理。
(6)羅紋---羅紋的外形像羅絹。其細者稱“細羅紋”,在外觀上不易看出,當浸入到水中時則隱約可見,其中色暗者稱“暗細羅紋”。那種與犀牛角紋理相似的羅紋稱“古犀羅紋”;像松木紋者則稱“松紋”。
(7)眉紋---眉紋的外形好像美人的眉毛,其成分多為鐵錳、炭、綠泥石等。紋理顏色偏黑,也有顯青色或綠色者。
(8)玉帶紋---玉帶紋為條帶狀紋飾,顏色偏黑,條帶寬約0.3-2厘米。
(9)棗心紋---棗心紋指歙石中結(jié)核的存在而形成的同心狀、外觀像棗核的紋飾。
(10)紫云玉斑---紫云玉斑是指紫色歙石中含有翠綠色的玉斑、玉點或玉塊,或翠綠色中夾有紫色或紫云般的暈彩,從而構(gòu)成的“紫中帶翠”、“翠中夾紫”、彩云飄飄、金星點點的天然紋飾。
(11)青綠暈---青綠暈是指歙石中的青綠色條帶狀紋飾,但也可以通體青綠,制成的硯具有青綠色暈彩,甚為美麗。
(1)金星石---指含有星點狀黃鐵礦、外觀金光閃閃的歙石。
(2)銀星石---指含有星點狀白鐵礦,外觀銀光閃閃的歙石。
(3)金暈石---指黃鐵礦遭受氧化后,形成一圈又一圈金黃色暈彩的歙石。
(4)水浪石---又稱“角浪石”,指花紋如河海中蕩漾之波浪的歙石。
(5)魚子石---指具有魚子狀花紋的歙石。
(6)刷絲石---指具有刷絲狀花紋的歙石。
(7)羅紋石---指具有羅絹狀花紋的歙石。
(8)眉子石---指具有眉紋的歙石。
(9)玉帶石---指具有條帶狀構(gòu)造或玉帶紋的歙石。
(10)棗心石---指具有棗心紋的歙石。
(11)紫云石---指具有紫云玉斑花紋的歙石。
(12)青綠暈石---指具有青綠色暈彩的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