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多美術館建于18世紀,被認為是世界上偉大的博物館之一,亦是收藏西班牙繪畫及雕塑作品全面、權威的美術館。由建筑家班·德·彼加諾瓦于1785至1787年間設計完成。這座新古典主義建筑,是要作為自然科學博物館所用。1808年,拿破侖攻入西班牙,幾乎竣工的建筑物于是被作為兵營使用,破損慘重。國破家亡的西班牙人,無力阻止藝術品外流,而設計大師逝世,此一切使得恢宏的建筑被兀然棄置。
普拉多美術館是座新古典式樣的建筑,結合樂三種基本建筑構造:皇宮、神殿和圓型環(huán)廊,建筑物屬于新古典風格,在簡約之中透露出其品位的非凡。作為繪畫館而稱得上世界第一的普拉多美術館,其所收藏的作品,單是繪畫作品就超過了8000件,如果要慢慢地一件一件鑒賞這些作品,至少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
除大量繪畫作品,這里還搜集了雕塑、素描、家具、錢幣、徽章,從掛毯到彩色鑲嵌玻璃窗的各種裝飾藝術品以及稀世珠寶。在18世紀末的另一幢建筑比利亞埃爾莫薩宮里,陳列著18世紀歐洲及西班牙藝術家的作品;后者以戈雅的作品為中心,突出了這位阿拉貢天才藝術家無與倫比的品格。距離這兩座建筑不遠,是“隱逸館”,它是同名舊皇宮遺存下來的部分,陳列著19世紀的藝術品,即從戈雅之后開始,至胡安·格里斯、米羅、畢加索(其著名的《格爾尼卡》于1981年收進),作品均屬普拉多美術館所有。普拉多一如其它歐洲博物館,藝術品收藏始于皇室。其奠基者是哈布斯堡和波旁兩個王朝。1819年開館后,皇室藏品逐漸移入館內(nèi)。爾后通過國家從藝術市場或展覽會選購,或由私人捐贈,館藏日豐。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伊利莎貝爾二世(1833—1868在位),“皇家博物館”收歸國有,改稱“國家繪畫雕塑博物館”。又因其座落在馬德里的普拉多大街上,始冠以“普拉多”的名稱。1872年,普拉多美術館根據(jù)19世紀下葉的自由政策,沒收了被查封的宗教團體的藝術藏品,特別是接收了建于1836年的國家三位一體博物館的藏品,由此大量增加了宗教題材的西班牙繪畫與雕塑作品。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六,10:00 – 20:00
門票價格 成人14€(門票加指南23€)
普拉多一如其它歐洲博物館,藝術品收藏始于皇室。其奠基者是哈布斯堡和波旁兩個王朝。普拉多美術館由建筑家彼加諾瓦在1785-1787年間設計完成。
1808年拿破侖入侵西班牙,當時幾乎竣工的建筑被當作法國的軍營使用,遭到嚴重毀壞,本土的美術工藝品大量地遭到法國士兵的掠奪并被輸往國外。
1814年,西班牙劫后重生,終于這座建筑在費爾南多七世的命令下,于1818年建成。翌年11月19日,普拉多美術館開館,不過此時的普拉多仍為王室所有。
1819年開館后,皇室藏品逐漸移入館內(nèi)。爾后通過國家從藝術市場或展覽會選購,或由私人捐贈,館藏日豐。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伊利莎貝爾二世(1833—1868在位),“皇家博物館”收歸國有,改稱“國家繪畫雕刻博物館”。又因其坐落在馬德里的普拉多林蔭道,使冠以“普拉多”的名稱。1872年,普拉多根據(jù)19世紀下葉的自由政策,沒收了被查封的宗教團體的藝術藏品,特別是接收了建于1836年的國家三位一體博物館的藏品,由此大量增加了宗教題材的西班牙繪畫與雕刻作品。
這座美術館從王室的311件藏品起家,到1821年達到512件。1868年,伊莎貝拉二世退位,普拉多從王室美術館成為國立美術館。
19世紀末,西班牙以法律形式開始征收地方、修道院等收藏的重要繪畫,直至20世紀。由此,龐大的經(jīng)典藏品,全部來自王室及各地修道院,沒有任何血腥及陰影的普拉多收藏,不但是普拉多美術館自身的驕傲,同時也是西班牙及其國民的無比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