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薩清真寺(Aqsa Mosque in Jerusalem)位于耶路撒冷老城東部,是僅次于麥加圣寺和麥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圣寺。“阿克薩”在阿拉伯文中意為“極遠”,該名稱源于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于621年7月一個夜晚由天使吉卜利勒陪同自麥加乘天馬到耶路撒冷登霄夜游七重天的傳說?!八套约旱钠腿?,由禁寺夜赴我賜福于其四周的遠寺”。(17—1)相傳遠寺當初是由大先知伊布拉欣(亞伯拉罕)始建,后又被先知蘇萊曼(所羅門)續(xù)建完成。
阿克薩清真寺就是《古蘭》第17章說的“遠寺”。是公元621年先知穆罕默德登霄前率領(lǐng)自阿丹到爾薩(耶穌)等歷代圣人禮拜的地方,是伊斯蘭三個最神圣的地方之一。
在圣寺大院內(nèi),還有一些輔助性的伊斯蘭建筑,如紀念先知登宵的建筑物登宵圓頂亭。標志圣寺大院中心位置的頂圈圓頂亭,由哈里發(fā)麥爾旺建造。麥爾旺殿廊,在寺院的東南角,其中有一段系建于地面以下的拱頂長廊,為節(jié)假日禮拜的人提供一條地下通道。該地道古代通南邊的伍麥葉王宮,現(xiàn)封閉不開放。大金門建于伍麥葉時代,有兩個拱頂大廳,一個通向圣寺的仁慈大門,一個通向懺悔大門。大學(xué)者安薩里(1058—1111)任遠寺伊瑪目期間,曾住在門樓上,完成了巨著《信仰的科學(xué)》。世界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們稱贊阿克薩清真寺是“地球上最豪華最優(yōu)美的建筑物和歷史文化遺產(chǎn)”。它是一座歷史豐碑,屬于世界穆斯林,也屬于全人類,決不允許一小撮敵視和平與文明的極端分子將圣寺破壞。
清真寺的北門有一座高大的門廊,系阿尤布王朝蘇丹伊薩于1217年所建,由7個獨立的拱門組成,每一座拱門又與清真寺大殿的一扇門遙遙相對。寺前廣場上有“卡斯”水池,為人們禮拜前作小凈用。在寺內(nèi)大院中,還有一些輔助性的伊斯蘭建筑,如紀念先知登宵的建筑物登宵圓頂亭。標志圣寺大院中心位置的頂圈圓頂亭。麥爾旺殿廊,在寺院的東南角,其中有一段系建于地面以下的拱頂長廊,為節(jié)假日禮拜的人提供一條地下通道。遠寺古地道,位于寺的東半部,連接圣寺前庭院和圣寺南墻的雙道門。1969年8月清真寺部分建筑曾因大火被焚。
相傳,“遠寺”當初由古代先知易卜拉欣(亞伯拉罕)始建,后由先知蘇萊曼(所羅門)續(xù)建完成。伊斯蘭初期,“遠寺”一度被定為穆斯林禮拜的朝向。其墳?zāi)棺湓谶h寺東墻外。
遠寺的大規(guī)模修建是在公元705年,由伍麥葉王朝哈里發(fā)阿卜杜勒·麥利克·本·麥爾旺主持,后由其子瓦利德于709年建成。該寺建在原圣殿教堂殘存的基墻上,教堂的完好部分也被修建在寺中,其中原來完好的部分,也被合理加以利用。
公元780年遠寺毀于地震,后幾經(jīng)翻修,現(xiàn)保存的大部分建筑為公元10世紀阿拔斯王朝第19任哈里發(fā)嘎希勒時代所遺留。
932年,阿巴斯王朝第19任哈里發(fā)嘎希勒斥巨資重建了遠寺,使用方塊條狀石料砌筑墻壁,莊重偉岸而堅固,高大厚實,千年不朽。在古代神圣的建筑物均是石頭所砌。遠寺實際上就是那么一座平頂寺殿,與一般教堂無大區(qū)別。
公元11世紀初,遠寺在原建筑基礎(chǔ)上增建了具有伊斯蘭特色的大圓頂,鎦金裝飾,高高矗立于藍天碧空,在耶城的驕陽下熠熠生輝,顯得莊嚴輝煌。改建后,禮拜大殿長90米,高88米,約30層樓高,寬35米,殿內(nèi)聳有53根大理石圓柱,49根大理石方柱,擎撐著屋頂。先前只有東西兩面有門,因是面南禮拜,所以又開了一道北門。
這時的“遠寺”整體高大宏偉,氣勢壯觀。大殿可容5000人禮拜。會禮時,沙里夫大院可供萬人禮拜。西方歷史學(xué)家稱該寺是“地球上最豪華最優(yōu)美的建筑物和歷史遺產(chǎn)”。
1099年,十字軍占領(lǐng)耶路撒冷,將該遠寺一部分改為教堂,另一部分當作神廟及騎士團的營房和武器庫,大殿旁邊還建了一長溜馬廄。
1187年,埃及阿尤布王朝蘇丹薩拉丁從十字軍占領(lǐng)下收復(fù)了耶路撒冷。之后,薩拉丁下令清除十字軍污垢,全面重修遠寺,用彩色馬賽克鑲動物圖案裝飾了圓頂內(nèi)穹,重建了“米哈拉布”(凹壁),用名貴木材精制了一座“敏拜爾”(宣講臺)安放在大殿一側(cè)。寺內(nèi)還另辟一處長方形禮拜殿,內(nèi)有大小廳堂各一間,大廳稱阿齊茲廳,小廳稱宰凱里亞廳,裝飾極為華麗,內(nèi)有凹壁,稱宰凱里亞凹壁,據(jù)悉是當年宰凱里亞先知禮拜、坐靜、參悟、贊主之處。圣寺的北門有一座高大的門廊,系阿尤布王朝素丹伊薩于1217年所建。
1948年以色列占領(lǐng)耶路撒冷后,不斷拆毀阿克薩周圍大部分建筑。1969年8月21日又放火燒毀了清真寺的主要建筑物,寺內(nèi)諸多名貴文物和宣教臺一道化為灰燼,遭到了全球穆斯林的強烈譴責(zé)。
根據(jù)聯(lián)合國的決議,阿克薩清真寺永遠屬于穆斯林。但自從被以色列人占領(lǐng)以來,猶太極端份子制造無數(shù)事端,堅持說阿克薩清真寺地下是猶太人祖先所羅門(阿拉伯語“蘇萊曼”)建造的猶太神廟,稱阿克薩為“圣殿山”,是將來迎接救世主“彌賽亞”(阿拉伯語“麥西哈”)從天而降的地點。猶太人在清真寺高臺之下挖掘深坑和信道,稱為考古。重型機械在清真寺地基下作業(yè)﹐震動地面上所有伊斯蘭古跡,企圖破壞歷史文物,拆毀伊斯蘭圣地。
阿克薩清真寺在以色列國防軍包圍之中對進入圣地禮拜和祈禱的穆斯林嚴加限制。外地穆斯林一律禁止入境。而本地穆斯林限制在四十歲以上,而且清真寺周圍設(shè)立數(shù)以百計的關(guān)卡和路障,對穆斯林重重驗證和全身搜查。在獲悉巴民族權(quán)力機構(gòu)主席阿拉法特支持恐怖主義活動,并從伊朗、敘利亞等國獲得支持后,2000年9月,時任以色列反對黨利庫德集團主席的沙龍為了表示他奪取圣殿山的決心,在競選中率領(lǐng)大批軍人和衛(wèi)隊闖入阿克薩清真寺,遭到全世界穆斯林抗議,進而引發(fā)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民起義。 以色列文物部門同時宣布,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巴方稱“尊貴禁地”)腳下的考古公園內(nèi)開展所謂搶救性考古挖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