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家屯是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一個只有12平方公里的漢族村寨。早在600多年前,鮑屯人的祖先就在此駐守,這里也是歷史上古老的屯堡之一。其先進的水利工程、完整的古村落規(guī)劃、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解釋。在鮑家屯村,建筑古樸,碉樓林立,村寨民居古巷幽深,呈陰陽八卦布局。600年過去了,當年軍屯演變而來的村寨仍然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雖然至今這里沒得到旅游開發(fā),但是屯堡里的建筑卻受到了保護。在八卦陣一般的迷宮小巷中,聳立著一座30米高的堅固碉樓,它的入口即是振威將軍故居之中?,F(xiàn)在故居中仍然有當?shù)厝司幼?,如果要參觀需征得當?shù)刈舻耐狻Q刂喡哪咎菖逝乐恋锉ろ敳?,可以環(huán)顧整個屯堡。
鮑家屯現(xiàn)存的古代水利工程反映出在屯堡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中,水利是維系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支撐。而屯堡特有的社會形態(tài),更有利于水利發(fā)展和水利工程管理。鮑家屯完善的古代鄉(xiāng)村水利設施不僅對深入研究屯堡文化有重要價值,對于今天的新農村建設同樣具有示范價值。
鮑家屯屬安順大西橋鎮(zhèn),位于山間壩子間,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九溪河的支流大壩河自西南進入鮑家屯壩子,繞小菁山東流,經壩子東南流出,具有自流灌溉的水利條件。鮑家屯水利設施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工程體系,由分水樞紐(當?shù)厝朔Q“移馬壩”)將大壩河分為兩條干渠,再經過二級分水壩,將水量分配到下級渠道,可以滿足為不同高程農田自流灌溉的需要。兩條干渠最終在村口匯合,經村東北下入九溪河。鮑家屯水利設施由橫堤、順堤和高低龍口組成,可以滿足引水、水量調節(jié)等功用。
鮑家屯水利工程的始建年代和完善時期缺乏文字資料記載。在當?shù)卮迕竦膸椭拢姷降臍埍图易V(纂修于民國時期)有這一工程管理經費的記錄。推測工程始建明朝,經過數(shù)代人的努力而逐步完善。
工程技術方面,這一工程屬引蓄結合的塘壩式水利型式。在壩型、分水配水設施方面,以及渠線規(guī)劃顯現(xiàn)出中原水利技術的淵源。整個工程系統(tǒng)布局合理、設施簡潔且功能完備,除灌溉外還具有供水、排洪,水力利用等效益,使鮑家屯具有便利的農業(yè)與生活用水、糧食加工等條件,并為鮑家屯創(chuàng)造了風景秀麗的自然環(huán)境。由于工程系統(tǒng)仍在運行,大部分設施至今保存完好,今天仍然發(fā)揮作用。遺憾的是村中原有的三處水碾已經廢棄,但仍有兩處遺址。
九溪村在鮑家屯下游,多條山溪在此匯合而稱九溪河。九溪河水利型式有提灌和自流灌溉兩種。耕地分布村莊河對岸和河下游兩岸。河對岸地高于河,古代存在完善的提灌工程系統(tǒng)。主要用龍骨水車提水,有完善的田間渠道工程。20世紀70年代以后逐漸用抽水機取代水車。九溪村現(xiàn)存的自流灌溉水利設施,多為近30年所建,因失修灌溉面積已經大大減少?,F(xiàn)場調查可以看到古代水利工程遺址,推測當年灌溉規(guī)??赡艹^鮑家屯。
鮑家屯古代水利工程有完善的工程設施,且完好保留至今,反映出歷史時期屯堡自治管理形態(tài),對于今人深入研究屯堡文化有重要意義。從農村水利的視角來看,這一工程得以延續(xù)至今,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對于新農村建設有較高的示范價值,是研究農村水利維護、水資源分配和公共工程管理的生動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