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城堡坐落于國王寶座山頂上,名勝古跡非常多,歷史上經(jīng)過幾次擴建,形成歌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的混合體,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古堡的正門雕有披著盔甲的武士隊,中央庭園有噴泉以及四根花崗巖柱,四周則為音樂廳、玻璃廳等建筑物。古城現(xiàn)在多數(shù)的房間是開放給游客參觀,保存完好的一些大廳,目前仍可供宴會以及藝術表演之用。站在城廓上遠望,滿眼盡是無邊無垠的葡萄園,美不勝收。堡中能儲存220000公升葡萄酒的“大酒桶”以及大酒窖,是海德堡城內吸引觀光客的原因。
踏著石砌馬路,進入紅褐色古城,首先是一座沒有了圍墻的城門,它是“伊麗莎白門”。此廢墟中余留的城門是一六一五年建造的,弗里德里希五世為了慶祝伊麗莎白皇后的生日,下令在一日內完工。雖然城墻內外多已損毀,但城門依舊聳立,傳說情侶若在城門前留影,則會締造美滿姻緣。
城堡里有兩個跟酒有關的看點,一個是大酒窖,另一個是 “大酒桶”。大酒窖內裝滿了一桶桶的葡萄酒,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大酒桶,總共可以貯藏二十八萬公升的酒。倘若以一個人每天喝一公升的葡萄酒的話,則必須連續(xù)喝685年才能喝完這些酒。此外,地窖旁有兩個橡木桶,直徑分別為三米和一米。傳說在16世紀末,有一個名叫佩克歐的宮廷弄臣,受命專門看管這個大酒桶,這個千杯不醉的酒仙,平日以酒代水。后來,大家為他的健康著想,力勸他少喝酒,多喝水,想不到佩克歐卻在飲下一杯水之后暴斃。于是,城堡主刻了一個他的木雕像掛在酒桶上,在酒窖墻上掛著他的畫像,并封他為酒神,希望能讓以后釀出來的酒都很好。城堡地窖是一個藥品博物館,展示有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的藥草和制藥的器具。
有個傳說,在十六世紀末,有一個名叫佩克歐﹝Perkeo﹞的宮廷弄臣, 受命專門看管這個大酒桶,據(jù)說他是個千杯不醉的酒仙,平日以酒代水,但也會藉酒助興,自娛娛人,久之,大家為了他的健康著想,都力勸他 少喝酒,多喝水,想不到佩克歐卻在改飲下一杯水之后暴斃。城堡的堡主于是刻了一個他的木雕像掛在酒桶上,并封他為酒神,希望能讓以后釀出來的酒都很好喝,不管傳說是不是真的,走進酒桶的封口,似乎隱約仍可聞到一股葡萄酒味!同時在酒窖墻上也掛著紅發(fā)矮小帶著笑容的佩克歐畫像,可見佩克歐確是海德堡人的守護神,也是歡樂人生的象征。
海德堡城堡中擁有一個大酒桶,一個小酒桶。大酒桶高七米,長八米,總共可以容納二十多萬升葡萄酒,歷史上只有兩次被盛滿過。為了建造這個大酒桶,總共砍伐了一百三十多棵巨大橡樹。在小酒桶所在的大廳里,是一個供游客休息的餐廳吧,游客可以在餐廳吧品嘗到莉茲(Liselotte)葡萄酒。
城堡地窖是一個藥品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的藥物博物館,展示有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的藥草和制藥的器具。 博物館并不大,但整齊排列的瓶瓶管管可能是早年放置不同的藥品之用,與我國中藥店裝置中藥的功能雷同。 另外有一個空間放置了一些手工精制的器具,對學習理化的人來說,實習時經(jīng)常用到的試管、燒杯、蒸餾瓶、研缽及杵、漏斗、刮勺、還有天秤等等器皿,在這里可以見到它們古早古早的樣子,十分有趣,只是當時的器皿多為金屬、木質或陶瓷為材質,且為手工制品。
走出地窖,來到古堡前的大陽臺,海德堡下的舊城區(qū)盡收眼底, 內卡河河靜靜地流著,像是訴說著過往的歷史, 陽光揮灑在古橋之上,幽雅的景致,也不禁令人引發(fā)思古之幽情, 享受這一刻的美好;置身在如此的美景之中,真希望時光能短暫的停留,徜佯在這般的人間勝境; 讓人忍不住要贊嘆這些曾經(jīng)為這塊土地而辛勤耕耘,流血流汗的古圣先賢、 文學家、建筑、雕刻、美學等藝術大師。
開放時間:宮殿庭院及大酒桶開放時間:8:00-17:30。醫(yī)藥博物館開放時間:四月-十月10:15-18:00;十一月-三月10:00-17:30
門票價格:花園免費聯(lián)票(齒輪火車、城堡庭院、大酒桶及醫(yī)藥博物館)5歐元,優(yōu)惠票3歐元語音導覽(含中文)4歐元;導游導覽(僅德語和英語)4歐元,優(yōu)惠票3歐元宮殿僅能跟隨導游游覽,請在售票處咨詢當日安排。
海德堡城堡歷時400年才完工,曾經(jīng)是歐洲大的城堡之一。城堡內部結構復雜,包括防御工事、居室和宮殿和城堡花園等,當年是一座軍事要塞,同時也是選帝侯宮邸。
16世紀時,海德堡選帝侯全力支持新教改革,也因此卷入“三十年戰(zhàn)爭”。17世紀初,整個海德堡卷入戰(zhàn)爭,并遭到了嚴重破壞。海德堡城堡也受到了重創(chuàng),雖然得到了修復,但是規(guī)模遠不如前。戰(zhàn)爭結束后,選帝侯把女兒莉茲女爵(Liselotte)嫁給了法王路易十四的兄弟奧爾良公爵,由于莉茲女爵性格直爽開朗,她在法國宮廷成為受歡迎的女性之一。當選帝侯之子去世,選帝侯無繼承人時,路易十四借口其弟媳為選帝侯公主,欲奪取統(tǒng)治權,這樣法蘭西帝國的疆域可兵不血刃地擴展到萊茵河右岸。選帝侯家族斷然加以拒絕,路易十四便強硬地派軍隊護送奧爾良公爵至海德堡,結果就引發(fā)了“奧爾良戰(zhàn)爭”,選帝侯率軍奮力抵抗,但仍失敗了。海德堡城堡失守,選帝侯家族遷居曼海姆。
法軍為攻占城堡傷亡慘重,對這座城堡恨之入骨。1689年攻占城堡后就用火藥炸,未能將其重創(chuàng)。四年以后,法軍恨意未減,運來大量火藥壘放在城堡內部,才終于將它劈成兩半。城堡裂而不毀,一大半仍然站立著,另一小半塌陷,但是依然斜靠在未倒的那一大半上,在今天看來,這個裂口本身也是一個奇跡。城堡受到了致命的重創(chuàng),上部某些房間只留有一面外墻。后來,城堡的部分建筑得以修復重建,至19世紀末主體建筑才恢復原貌并能使用,未修復的部分仍為殘垣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