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初版于1949年,收小品散文34篇;續(xù)集于1973年出版,收作品32篇;三集于1982年出版,收作品37篇;四集于1986年出版,收作品40篇。四集合訂本亦于1986年出版,共收文章143篇。
最新修訂版將全書分為三個部分:“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續(xù)集/三集/四集”“集外”?!把派嵝∑贰蓖暾珍洺醢妗堆派嵝∑贰返娜績?nèi)容;“雅舍小品續(xù)集/三集/四集”是對《雅舍小品續(xù)集》《雅舍小品三集》《雅舍小品四集》的精選;“集外”則是精選了梁實秋其他集子中的名篇,這三個部分合在一起,是對梁實秋散文的一次全面梳理,極盡完美地呈現(xiàn)了《雅舍小品》這部經(jīng)典該有的模樣。
《雅舍小品》的文章,本來都屬于專欄式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沒有太大的連貫性。其中所寫的,涉及不少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根據(jù)作者自述,《雅舍小品》中的作品“雖多調(diào)侃,并非虛擬”,可以看出作品內(nèi)容的真確性和寫作的取向。
《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寫的都是身邊瑣事,生活隨筆.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談中西文化問題。全書固然沒有統(tǒng)一的主題,所寫的都是獨立成篇,而且題材多是隨手拈來的。初看題目時,可能給讀者平凡的感覺,但細看內(nèi)容后,卻又別饒趣味。像《握手》、《理發(fā)》、《衣裳》、《女人》、《男人》、《洗澡》、《牙簽》等,平常人絕對想不到這樣平凡的題目,竟然可寫出這么豐富的內(nèi)容。作者在《雅舍》一篇中說,他的作品是“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的。至于書名用“雅舍”二字,只在點明寫作的所在地而已。
《雅舍小品》被韓寒視為“寫短文的范本”。梁實秋如果生在這個時代,一定會從段子手中脫穎而出,一騎絕塵。在書中,他諷刺溺愛孩子的現(xiàn)象,“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翁,因為我親見孩子到處在做現(xiàn)在的主人翁?!睂τ诮Y(jié)婚典禮,他說,“假如人生本來像戲,結(jié)婚典禮便似‘戲中戲’,越隆重則越像?!彼到y(tǒng)總結(jié)了罵人的種種學(xué)問,直言罵人的誤區(qū),“假如你罵一個無關(guān)痛癢的人,你越罵他他越得意,時??梢园岩粋€無名小卒罵出名了,你看冤與不冤?”
梁實秋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兩千多萬字的著作,曾以一人之力翻譯完整部《莎士比亞全集》。而美學(xué)家朱光潛曾在給梁實秋的信中說:“大作《雅舍小品》對于文學(xué)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p>
梁實秋,原名梁治華,字實秋,原籍浙江杭縣,生于北京。著名文學(xué)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主編《新月》月刊。后遷至臺。歷任臺灣師范學(xué)院英浯系主任、英語研究所教授、文學(xué)院院長、國立編澤館館長。 [6]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偏見集》、《秋室雜文》、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