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3年1月17日,科萊里(科雷利)在拉文納到博洛尼亞途中的羅曼依·富西格納諾小城出生。他的雙親屬于那種很有學問而又生活富裕的城市居民??迫R里的父親在他出生前一個月就已逝去。因此他和他的四個兄長的撫養(yǎng)完全由母親負擔。當科萊里的年歲稍長,母親便把他帶到法恩扎(Faenza),請當?shù)厣窀o他上最簡單的音樂課程。在魯果,之后于1666年科萊里前往博洛尼亞學習。在博洛尼亞,他曾接受小提琴家喬萬尼·本文努蒂的教誨??迫R里的學生時代正逢博洛尼亞小提琴學派極盛時期。而這個學派創(chuàng)始人埃爾科萊·加伊巴拉正是喬萬尼·本文努蒂和萊奧納爾多·布拉格諾利的老師??梢栽O想這些老前輩的高超的琴藝不能不對少年音樂家給予強烈的影響??迫R里在十七歲那一年就被接納為博洛尼亞愛樂協(xié)會的正式會員了。學于波倫亞和羅馬,1675年科萊里移居羅馬。曾在羅馬的“托爾·第·諾納”歌劇院樂隊拉第二小提琴,后來又到圣芳濟教派的圣柳杜維克樂團中擔任起第三小提琴獨奏的任務,同時在當?shù)匾恍┮魳繁Wo人所辦的樂團中任樂長。
1679年,他的朋友、作曲家貝爾納多·柏斯克維尼新作的歌劇《到處都有愛情和憐憫》(Dove e amore epieta)上演,他就在卡普朗尼競劇院擔任起新劇演出的指揮了。
1706年,“以保護和發(fā)揚民族詩才和口才為宗旨”創(chuàng)建于1690年的羅馬“阿爾卡奇雅”學院隆重地接納科萊里為該院的院士。
從1710年起,科萊里不再公開演出而只蟄居從事創(chuàng)作,他全心全意地要把《大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全部完成。到了1712年年底,由于健康情況欠佳,他搬回自己的私人住宅。1713年1月8日科萊里逝世了。羅馬和整個世界都因聽到他的死訊而優(yōu)傷。由于奧托博尼堅決的懇求,科萊里得以意大利最偉大的音樂家身份,安葬在羅馬的圣瑪麗亞·德·羅圖達的名人公墓。
作品第一號:《12首三重教堂奏鳴曲》(羅馬,1681),為兩把小提琴、大提琴、或低音提琴以及管風琴而作,獻給瑞典女王 克里斯蒂娜;
作品第二號:《11首室內(nèi)奏鳴曲》(羅馬,1685),為兩把小提琴、大提琴和羽管鍵琴而作,獻給帕姆非利紅衣主教;
作品第三號:《12首教堂奏鳴曲》(羅馬,1689),為兩把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魯特琴和管風琴,獻給莫迪那公爵;
作品第四號:《12首室內(nèi)奏鳴曲》(羅馬,1694),兩把小提琴,大提琴,獻給奧托波尼紅衣主教;
作品第五號:《6首教堂奏鳴曲》,《5首室內(nèi)奏鳴曲》和一首La Folia(羅馬,1700),為獨奏小提琴,大琴提和羽管風琴而作,獻給勃蘭登堡的女選帝候索菲夏洛特;
作品第六號:《12首大協(xié)奏曲》(阿姆斯特丹,1714),為兩把小提琴和琴的獨奏重奏曲和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協(xié)奏組而作,這部作品事柯瑞里的學生佛納里在柯瑞里逝世后一年根據(jù)手稿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