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望海文化公園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qū)的一處美麗城市水景公園,它建立在歷史悠久的恩波樓基礎(chǔ)之上,位于鳳凰山麓,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公園內(nèi)湖光山色,花木清幽,風景秀麗,是昭通市的一大亮點。恩波樓作為公園的核心景點,其古樸典雅的建筑風格和氣勢恢宏的樓體,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昭通深厚的歷史文化。此外,公園內(nèi)還設(shè)有步行道、休息區(qū)、游樂設(shè)施等,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服務(wù)。
昭通望海文化公園依托恩波樓建立,恩波樓始建于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人稱“望海樓”。當時此地視野開闊,可遠眺海景,樓的周圍疊浪涌碧,景色壯觀。云南總督愛星阿登樓游覽時,見沿閘柳樹映日搖風,樓下水光滟滟,疊浪搖天,鳳凰山和樓閣倒影參差,有蜃樓海市之風,遂更名并題額為“恩波樓”,意為皇恩浩蕩。咸豐年間,恩波樓被一場大火毀去。光緒末,楊履恒募巨資重建,并在樓前增設(shè)了屋宅、回廊、亭子和花木,蔚為清秀。2010年望海公園正式建成,對恩波樓重新修繕,并建立了人工湖,整個公園成為了昭通市的一大亮點。
泰州“望海樓”,始建于南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年),初名海陽樓。由于戰(zhàn)火和樓圮等原因,樓先后四次毀拆重建。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樓毀于大火后,州守鮑龍重建,改稱望海樓。
清康熙年間重建,更名為靖海樓。清嘉慶初樓欲圮,拆而重建,又更名為鳴鳳樓。
1938年8月,在政府下令拆除城墻的同時,望海樓也被拆除。
2006年重修,名字沿用古代的望海樓。
2012年11月,泰州“望海樓”獲批加入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yè)委員會,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行列中第12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