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圖書館始建于1934年(民國23年),它經過私立“顯華樓”、縣圖書館、靖江市圖書館等歷史軌跡的沿革。在七十二年的滄海桑田、風風雨雨的變遷中,在黨的領導下,特別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長足的發(fā)展。今天的靖江市圖書館是一座集文化、教育、科技、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智能化、現(xiàn)代化的新型的公共圖書館。它位于靖江市驥江東路公園弄49號,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10層,建筑面積為8000平方米。
設有成人外借區(qū)、成人期刊閱覽區(qū)、老年閱報區(qū)、地方文獻資料區(qū)、電子讀物區(qū)、少兒外借區(qū)、少兒期刊閱覽區(qū)、少兒多功能活動區(qū)、多媒體閱覽室、展覽廳、報告廳、社會工作部、文獻采編室等13個對外服務窗口。擁有持證讀者2萬余人,年平均每天接待讀者千余人。連續(xù)四屆被江蘇省文化廳評為“江蘇省文明圖書館”;連續(xù)三次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靖江市圖書館館藏近25萬冊,其中有善本、線裝本、四庫全書等具有珍藏價值的書籍,這些奠定了圖書館深厚的文獻資源;目前靖江市圖書館有工作人員31名,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6人,研究生1名,大專以上學歷的20人。靖江市圖書館堅持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辦館理念和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辦館宗旨,發(fā)揮文化的引導功能,匯入有區(qū)域特色、時代特征的地方文化建設中。靖江市圖書館為讀者構建了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有各類報紙400余種,各種期刊雜志1000余種。
靖江市圖書館為讀者服務構建創(chuàng)新平臺,在實踐中勇于探索,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提出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二個重點”、實現(xiàn)“三個轉移”、探索“四化服務”的工作目標。
一個中心:社會服務。
二個重點:突出社區(qū)(農村)、少年兒童服務工作兩個重點。
三個轉移:圖書館工作重心由陣地建設向讀書活動轉移;工作方式由室內向戶外轉移;工作層面由城市向農村轉移。
四化服務:社會服務網(wǎng)絡化,科技服務特色化,少兒服務多樣化,優(yōu)質服務長效化。
近年來,靖江市圖書館切實做到三個“貼近”。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基層。先后在館外設立了37個服務流動點,其中學校分館8家,創(chuàng)建11家村級“農民書屋”,社區(qū)分館3家、軍營圖書室6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圖書室9家。
組織各類讀書活動,舉辦讀書節(jié),創(chuàng)辦系列文學“青藍”工程創(chuàng)作講座,有力地倡導全民讀書,推動了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靖江市圖書館為構建和諧圖書館搭建平臺。靖江市圖書館把制度建設和提高館員自身建設作為主要抓手。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吸引人;用優(yōu)秀的作品熏陶人;用優(yōu)質服務教化人;用文明之風影響讀者;以高尚情操感動讀者。靖江市圖書館被江蘇省授予“五一巾幗標兵崗”、“五一巾幗文明崗”、“組織學習型示范單位”、“科技擁軍先進集體”、“雙擁模范單位”。
在今天這個偉大的時代,靖江市圖書館高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偉大旗幟,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圖書館工作,創(chuàng)新思維、服務讀者,為靖江的三個文明建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