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圖書館始建于1949年2月,于1955年1月6日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書館。是我州一所綜合性公共圖書館,也是在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中建立較早的地區(qū)級公共圖書館之一。1998年、2004年、2012年、2016年四次蟬聯(lián)國家一級圖書館。在州委、州政府的親切關懷下,新館于2012年9月2日正式對外開放,總面積1.3萬平方米,藏書設計容量150萬冊。
延邊圖書館的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目前,已實現(xiàn)了館藏信息資源載體多樣化。延邊地方特色數(shù)據(jù)庫、CNKI數(shù)據(jù)庫、超星電子圖書、OPAC書目查詢系統(tǒng),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中國朝鮮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等多種數(shù)字化文獻資源可供讀者利用。圖書館正式啟用第三代圖書館自動化軟件Interlib系統(tǒng),安裝了導航系統(tǒng)、自助借還機、自動辦證機、電子讀報器、親子電臺、少兒數(shù)字資源等,并設立了大、小服務臺、休閑區(qū)和LED大屏幕,運行24小時青少年自助借閱室。
圖書館實行全年365天開館,為讀者提供閱覽服務、外借服務、參考咨詢服務、定題服務、檢索服務、網(wǎng)絡信息服務、對弱勢群體的特殊服務等。館內常年開展“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和“全州多讀書、讀好書活動”,在館內外舉辦讀書演講會、報告會、讀書知識競賽、免費心理咨詢、老年人健康講座、科普講座、信息發(fā)布會、科技成果中介會、地方文獻展覽、古籍文獻展覽等。編輯《參考信息》、《韓國文化動態(tài)信息》、《東北亞信息》等二次文獻。還在農村、社區(qū)、學校、軍營建立圖書流通站。
延邊圖書館在規(guī)劃和推進延邊地區(qū)圖書館協(xié)作協(xié)調、文獻資源共享、學術研究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組織參加吉林省圖書館聯(lián)盟,積極推動延邊地區(qū)聯(lián)盟建設,更好地實現(xiàn)資源共享,曾多次承辦和主辦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民族圖書館學會、省、州圖書館學會學術研討會。 ?
延邊圖書館已同國內大部分圖書情報部門和朝鮮、韓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建立并保持書刊交換關系,互派人員考察學習,開展學術交流,每年引進朝鮮文文獻1萬多冊。
延邊圖書館已實現(xiàn)了館藏信息資源載體多樣化,業(yè)務工作自動化,服務流程規(guī)范化、信息查詢網(wǎng)絡化。全體職工在館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正以嶄新的風貌迎接新的未來,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勤奮工作,為延邊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服務,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館內現(xiàn)有藏書56余萬冊,其中朝鮮文書籍8萬2千多冊、古籍7千冊。
一、入館人員須衣著整潔,舉止文明。 ? ?
二、攜帶的書包及其它與借閱無關的物品請寄放存包處。請勿攜帶書包、個人書刊資料及食品等進入閱覽室(讀者自修室除外)。
三、嚴禁在館區(qū)內吸煙和使用明火,勿帶寵物、易燃易爆品、危險品入館。
四、保持館內安靜,請勿大聲喧嘩,將手機置于靜音狀態(tài)。
五、愛護書刊資料和一切公共設施設備,避免損毀。
六、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潔,請勿隨地吐痰、亂貼亂畫、亂扔紙屑、果皮等雜物。請在讀者休閑區(qū)內飲食。
七、家長攜帶未成年人進入館內參觀學習,上下樓梯及在欄桿處請注意安全。
八、團體參觀請?zhí)崆芭c本館辦公室預約。未經準許在館內進行非圖書館閱讀活動者,本館有權制止。
九、請自覺遵守圖書館各項規(guī)章制度,配合工作人員管理。遇有緊急事件發(fā)生,請依照工作人員的引導疏散。
1、 讀者借書一律持本館發(fā)放的通用讀者證(一卡通)或集體借書證辦理圖書外借手續(xù)。
2、 通用讀者證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轉借他人,但可以代還書,如發(fā)現(xiàn)代借,本館有權收回讀者證。
3、 讀者證不得涂改,如有遺失立即來我館掛失,否則因此而造成的損失由本人承擔。
4、 讀者根據(jù)需要辦理有同種類的通用讀者證,辦證后,應妥善保管押金收據(jù),如有遺失不補,日后憑收據(jù)退還押金。
5、 借書期限:15天 ?冊數(shù):3冊
集體借書、館際互借,可以酌情辦理借閱手續(xù)。借期多為2個月。讀者因生產、科研工作需要,但無本館借書證者,可憑身份證到外借辦理臨時借閱手續(xù),但需交押金和有效證件,借書冊數(shù)及期限按本館有關借書規(guī)則執(zhí)行。
6、 本館外借以普通圖書為限,善本書、孤本書、庫藏本及參考工具書等不外借,只限內閱。
7、 讀者借出圖書,必須按期歸還。逾期不還者,以到期第二天算起,每天每冊收逾期費0.10元。
8、 讀者要對所借圖書妥善保管,必須愛護圖書和條形碼,不得批點、折疊、涂改、污損、剪裁、撕頁等。借書時當面檢查,如書內有上述情況,可向工作人員要求注冊并加蓋印章為憑。否則還書時發(fā)現(xiàn)上述情況,一律由讀者本人負責,并按本館圖書賠償制度予以罰款。
9、 本館根據(jù)特殊情況,有權提前收回未到借期的圖書。
10、讀者如有遷移、調動等情況時,應到本館辦理變更手續(xù)。
11、郵寄圖書,其郵資費由借書人承擔。
12、讀者應切實遵守本館規(guī)則隨時注意有關通知。如違反上述規(guī)則,本館有權收繳其讀者通用證。
延邊圖書館自成立以來,從一棵小小的幼芽,經過七十多年的風雨洗禮,如今已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為延邊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1937年7月16日,成立偽間島省立民眾教育館。建館后開始籌備成立延吉街立厚生館圖書部。于1940年8月22日,厚生館圖書部正式開館。1949年2月6日,成立了延吉市民眾教育館,內設圖書室。由李旭等3人具體負責管理圖書室。
1953年2月5日,延吉市民眾教育館改稱工人俱樂部,仍保留圖書室。同年7月21日,工人俱樂部又改稱延吉市文化館所屬的圖書室,圖書室繼續(xù)開展工作。
1955年1月6日,經吉林省文化局批準,在延吉市文化館圖書室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延邊圖書館,成為獨立的圖書管理宣傳教育的機構。1955年的延邊圖書館已初具規(guī)模,并配合當時的各項中心工作,開展了比較活躍的宣傳、教育活動。
1955年9月29日,按吉林省文化局文發(fā)20號文件精神,州人委文化處決定將延邊圖書館改為延吉市圖書館,移交延吉市人委領導。單獨承擔延吉市范圍的城鄉(xiāng)圖書閱讀工作,為將來延邊圖書館的建立積累條件。
1966年下半年至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延吉市圖書館閉館。1969年末,延吉市圖書館被撤銷。
1971年7月1日,恢復延吉市圖書館、文化館,改稱延吉市文化圖書館,圖書館開始恢復借閱。
1973年1月3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決定,將延吉市圖書館移交給州文化局,改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政治部圖書館(簡稱延邊圖書館)。
1973年,館舍仍在延吉市圖書館600平方米的原址,內設閱覽室160平方米、內部資料室50平方米、書庫160平方米和辦公室。
1979年5月23日,延邊圖書館又下放給延吉市,改稱延吉市圖書館。
1980年6月1日,州政府決定,將延吉市圖書館分為延邊圖書館和延吉市圖書館。
1986年末,延邊圖書館升為副縣級單位。設辦公室、采編部、閱覽部、外借部、科技部、輔導部、綜合服務部。
2006年,撤銷咨詢部,成立了地方文獻中心、社會教育部,圖書館學會辦公室并到社教部。合并朝鮮和韓國書刊閱覽室,增設文化活動室。對電子閱覽部、復印部、書店等部門實行了承包管理。
2007年,合并中文科技閱覽室和中文報刊閱覽室,名稱為中文圖書報刊閱覽室,增設了部分中文圖書開架服務項目。
2010年,成立了數(shù)字資源制作部、社會教育和信息咨詢部。
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內設機構10個,有采編部(下設五可書屋)、中文書刊閱覽部、朝文書刊閱覽部、外借部、地方文獻中心(內設延邊方志館)網(wǎng)絡資源管理部、數(shù)字資源制作部、社會教育與信息咨詢部(內設學會辦公室、文化共享工程延邊圖書館支中心)、辦公室、后勤保衛(wèi)科。
2012年9月2日,舉行延邊圖書館開館暨延邊數(shù)字圖書館啟動儀式,并向市民正式開放。新館建筑面積12920平方米,藏書設計容量150萬冊,館內設有采編部、流通服務部、朝文圖書報刊閱覽部、特藏文獻部、信息咨詢部、網(wǎng)絡資源管理部、數(shù)字資源制作部、中文圖書閱覽部、中文期刊閱覽部、社會教育部、辦公室等11個部門,擁有9個閱覽室和4個技能培訓室、報告廳,1000多個座位,200多臺電腦可同時上網(wǎng)。
2013年1月1日,延邊圖書館學會和延邊心理咨詢研究會聯(lián)合創(chuàng)辦集心理咨詢與幸福教育為一體的心理健康專業(yè)促進機構—延邊圖書館心理咨詢中心。延邊圖書館心理咨詢中心主要包括心理咨詢、人生策劃、就業(yè)選擇、心理測試、性格分析、考生指導、心理培訓、心理輔導、婚姻輔導、網(wǎng)癮戒除、心理危機、自殺危機干預等內容。網(wǎng)絡資源管理部改為數(shù)字網(wǎng)絡部。11月25日成立數(shù)字圖書館推廣中心。
2014年,成立網(wǎng)站編輯部,原數(shù)字網(wǎng)絡部改為自動化部。
2015年,成立自助閱覽室。合并少兒閱覽部、朝文圖書報刊閱覽部、中文圖書閱覽部和中文期刊閱覽部,名稱為綜合閱覽部。
2016年,原自動化部更名為信息技術部;原信息咨詢部更名為信息咨詢服務部;原數(shù)字資源制作部更名為影像資源制作部;原社會教育部和網(wǎng)站編輯部合并為社會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