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圖書館始建于1909年,新中國成立后為吉林省圖書館。1954年吉林省圖書館隨吉林省省會從吉林市遷至長春市,原吉林省圖書館館址更名為吉林市圖書館。1999年吉林市委市政府投資在吉林市解放東路建設新館,2003年新館建成并投入運行。
吉林市圖書館建筑面積1.54萬平方米,內設閱覽室12個,閱覽座位1650個,實行365天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日均接待讀者2000人次。
截止2016年底,吉林市圖書館擁有中文圖書報刊、外文圖書期刊、古籍、民國文獻、滿鐵文獻等藏書177余萬冊,其中,12萬冊古籍線裝書和6萬多冊民國時期文獻為特色館藏,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2009年吉林市圖書館被確定為國家古籍保護單位,17種古籍善本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吉林市圖書館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可用數(shù)字資源總量已達28TB,能夠為讀者提供視頻、音頻、中國知網學術期刊、知航學術搜索等數(shù)字文獻服務。電子導讀屏、自助式大屏幕閱刊機、歌德電子書借讀機、音樂閱讀機、3D互動立體書等設備的應用以及無線網絡全覆蓋,使讀者服務工作更加便捷,吉林市圖書館數(shù)字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吉林市圖書館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年均舉辦160余場次,其中,“松花江文化講壇”、“百姓來講”、“少兒書畫大賽”等活動已經成為品牌文化活動。“松花江文化講壇”自2008年開辦以來,堅持每周1期,從未間斷。王蒙、閻崇年、蒙曼、酈波、孟憲實、金一南、杜文龍、紀連海、商傳、馬瑞芳、孫立群、王樹增、康震等50余名國內作家學者應約來講,內容精彩紛呈,深受讀者歡迎,有效地發(fā)揮了“城市課堂”作用。近年來,吉林市圖書館先后被命名為吉林省社科普及基地、國家“一級圖書館”、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科普基地。
吉林市圖書館堅持培樹“精細、責任、奉獻”的組織文化,堅持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辦館原則,堅持打造百姓身邊的圖書館和閱讀的學習交流中心,為加快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