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圖書館前身為東北行政學院圖書館,1946年創(chuàng)辦于哈爾濱。1952年改稱東北人民大學圖書館。1958年改稱吉林大學圖書館。2000年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yè)大學、白求恩醫(y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和長春郵電學院合并組成新吉林大學,原五校圖書館也隨之合并。合校后的吉林大學圖書館設有中心館、工學館、醫(yī)學館、地學館和信息學館。200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并入吉林大學,其圖書館改為吉林大學農學部圖書館。
吉林大學圖書館現(xiàn)有館舍建筑面積97629平方米,工作人員386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員1人,研究館員7人,副研究館員63人。專業(yè)技術人員298人,管理系列7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人員221人,占全館人員的59.40%。取得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69人,學士學位151人。建立了以人文、社會科學、理學、工程技術科學、醫(yī)學、地質科學和信息科學文獻為主體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文獻資源體系,覆蓋了人文社科、理工農醫(yī)軍等全部十三大學科。
藏有各類紙質書刊664萬冊,其中印本圖書館藏量533萬冊,合訂本期刊館藏91萬冊,古籍文獻40萬冊,古籍善本六千部。地方志與譜牒、金石拓片與古文字文獻的收藏在高校圖書館中名列前茅。這些珍貴文獻與亞細亞文庫、滿鐵資料一起成為吉林大學圖書館的特色收藏。訂購中文期刊5064種,外文期刊288種,報紙197份。本館近年來注重數字化文獻資源的建設,購買了西文文獻數據庫111種,中文數據庫60種,中外文電子圖書280萬冊,自建了東北亞研究、地學、汽車、滿鐵資料等12個數據庫。
1、本校讀者憑我館讀者證,均可在開放時間內憑證借閱館藏文獻;其它校外人員可憑身份證辦理臨時閱覽證查閱文獻;
2、讀者請遵守圖書館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自覺服從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管理;
3、圖書館是學習的文化場所,請讀者自覺維護圖書館秩序,保持整潔、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請不要大聲喧嘩。衣著整潔,舉止文明;
4、讀者請自覺愛護館內一切公共設施,請不要在閱覽桌椅上亂寫亂畫,不要隨意搬動桌椅;
5、愛護圖書館的書刊文獻是每位讀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請不要涂抹、撕毀書刊;
6、為了圖書館的安全,圖書館內任何地點嚴禁吸煙,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入館;
7、經過出口通道時,如遇監(jiān)測器報警,相關人員應配合圖書館工作人員檢查,不應有不文明的語言和行為。
1、校內讀者進入圖書館均須持校園卡,校園卡在五校區(qū)圖書館通用;
2、校園卡只限本人使用,如發(fā)現(xiàn)轉借他人者,停借2個月;
3、對校園卡要妥善保管,凡憑校園卡借出的圖書,概由持證人負責歸還和賠償;如有遺失,應立即到校園卡卡務中心掛失,否則后果自負;
4、學籍結束時或調離本校時必須到圖書館辦理銷戶手續(xù)。校圖書館的讀者類型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為全日制統(tǒng)招的本科生、碩士、博士,該類讀者畢業(yè)離校時須持離校通知單到圖書館辦理離校手續(xù);二為我校教職員工,該類讀者離校時須持離校通知單到圖書館辦理離校手續(xù);三為其他類型讀者,該類型讀者畢業(yè)離校時不經過圖書館辦理離校手續(xù),這類讀者包括交流生、留學生、各學院的在職研究生等。各培養(yǎng)或管理單位確認無誤后方可發(fā)給各類(學歷、學位、進修、結業(yè)等)證書,準予離校。
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數字條件實現(xiàn)了跨越式的發(fā)展,2000年引入了美國SIRSI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統(tǒng)一了五校區(qū)各專業(yè)圖書館管理軟件,實現(xiàn)各校區(qū)資源共享,為讀者提供全流通、開放式的服務。目前,圖書館實現(xiàn)了萬兆核心交換機、千兆匯聚層交換機、百兆桌面的網絡環(huán)境,基于校園網絡實現(xiàn)了大規(guī)模并發(fā)用戶的訪問和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全天候遠程服務。
吉林大學圖書館現(xiàn)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東北地區(qū)中心,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CADAL)項目成員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東北區(qū)域中心,教育部引進文科圖書中心書庫,教育部化學學科外國教材中心,文化部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吉林省高校圖工委秘書處所在館。
圖書館重視館際間的學術交流,先后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多家學術機構和圖書館,建有業(yè)務聯(lián)系和文獻交換關系。吉林大學圖書館正向著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復合型大學圖書館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