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鎮(zhèn)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轄區(qū)內(nèi)很多名勝古跡。①值得關(guān)注的是歷史悠久的雄偉壯觀的“冼太夫人”廟,有“八仙泉”、有塘欽河的“公子石”;②文山村,從明、清代先后出了周榘、周賓、周宋本、周世昭等四個進士和十三個舉人,村中先后聳立“進士坊”、“折桂坊”、“登科坊”等文化豐碑十三座、有“百處詩禮家聲遠、累代簪纓慶澤芬”之譽。早在七百多年前,古代譽稱文山村為瓊洲四大文化名村之一;③梁沙文化古村,明、清時期先后有三名進士梁云龍、梁龍強、梁羽翰,村中聳立有“世家進士”碑坊。還有舉人、貢生、稟生、癢生、武生等98名;④仁里村委會有歷史悠久的鐵包金“馮公”廟、有“五里鋒火臺”、有“漢代古城”遺址、有“五里三進士”即云庵村“林杰”進士、卜宅村“曾鵬”進士、,他們都各有歷史古墳古物存完整,有各類碑坊;⑤群益村委會的前村有聳立一座“云龍坊”,建于清朝。碑文刻有進士“蔡一德”舉人蔡富、蔡齊晨、蔡仕儲、蔡秉乾等多位文化名人。
新坡鎮(zhèn)是海南十大文化古鎮(zhèn),是海南國際旅游島一日游的好去處。有“五朝八遺跡”:隋朝開皇十一年(591)冼夫人在新坡鎮(zhèn)開府設帳“營房”的遺址;唐朝乾元二年(759)瓊山縣丞袁士峻,任滿后在新坡鎮(zhèn)“設墟集市”的遺址;宋朝仁宗間(1023—1063),仁政鄉(xiāng)治開“仁大墟市”遺址。宋皇佑間(1049—1054),陳念和梁公在舊村通郁沙村建的“郁沙石橋”的遺址。宋淳熙間(1174—1189),陳應斌構(gòu)書舍于滄浪水(即南天溪上游)名曰“鸚鳴書舍”(書院)的遺址;元朝至正丙午年(1366),瓊州同知陳太郎,因犯朝事件(蔡九娘),后裔移往美位村,其原宅基、墓場尚在(云庵村圯)的遺址。元至正間(1341—1368),朝廷在原仁政鄉(xiāng)治設急遞公文鋪,就“麻三鋪”,有鋪?。ū洌?人,今遺跡尚在;明洪武二年(1369)在今新坡墟旁設烽火臺防止海盜侵擾的遺址;還有“新坡鎮(zhèn)八大景”:八仙戲水(八仙泉)、冼館朝拜(冼夫人紀念館)、北宋古墓(沃宋村)、云庵慈悲(云庵村)、榕樹談古(梁沙村)、牌坊尋幽(卜宅村)、文山垂釣(文山村)、綠地塘柳(塘柳村)。
該鎮(zhèn)中心有一座歷史悠久旁大古建筑物“冼太夫人”廟,該廟從明成萬歷三十年(16日),梁云龍在梁沙村創(chuàng)建,到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遷廟到現(xiàn)址,當時籌建廟貌旁大、壯觀、有特色,建筑物中有“冼夫人”正堂拜亭、前廳三進寶、有南北橫廊和各類石獅等,但由于年深日欠,朝代變化,特別是在日本侵占我國發(fā)動戰(zhàn)爭和文革動亂時期,這一歷史名勝古跡已被毀壞。由于人們緬懷、信仰這位歷史偉人“冼太夫人”于1990年初由當?shù)厝罕娂昂?nèi)外信民自發(fā)捐款修建此廟。該廟占地面積10多畝,建筑群中有“冼太夫人”正堂一間360M2、有前展廳360M2、有南北橫廊20眼共2400M2、有石獅、石龜、石馬、首門共850M2,總共建筑面積有3205M2,是島內(nèi)外“冼太夫人”廟最大之一。
正因為冼夫人的精神在新坡代代流傳,有千百年的歷史,引起代代名人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特別是在冼夫人旦期,在七天內(nèi)能自發(fā)地從島內(nèi)、島外的四面八方游客絡繹不絕地繁集本屆會朝拜,慶祝就有二十多萬人次,全年約有四十多萬人次。是古今中外聞名,最有吸引力、最有發(fā)展、最有民族特色的,也就是全省獨一無二的亮點。在每年廟會期間,政府及民間都組織了三千多名精干裝軍隊伍,他們有午獅、午龍、拳、棒、刀、劍術(shù)、有西樂隊、腰鼓隊各古代旗類還有瓊劇,雜技等表演及球類比賽活動,連續(xù)歡鬧7天,大大吸引了游客留意忘返。
“冼夫人遺址景點”占地面積有10多畝,建筑面積有3105平方米,內(nèi)有主廟、前展廳,南北書畫橫廊共四間20眼,總造價約650多萬元,這些資金全是本地群眾和島內(nèi)外、甚至國外信民自發(fā)捐助籌建起來的。
“冼夫人遺址景點”已列入了新坡中心重點墟鎮(zhèn)建設總體規(guī)劃,并委托北京土人公司設計院做好專項設計,用地面積將擴大到二千多畝,包括(冼夫人八仙泉、南黎仙洞、原火山爆發(fā)原地)等,可以建設一個現(xiàn)代最美麗的冼夫人綠色旅游公園。
新坡鎮(zhèn)漢屬珠崖郡潭都縣,唐屬瓊山縣。宋、元、明、清屬瓊山縣仁政鄉(xiāng)。民國時期屬廣東省瓊崖道瓊山縣第二區(qū)(后改十三區(qū))石橋鄉(xiāng)。1950年5月成立東橋鄉(xiāng)(鄉(xiāng)治在新坡墟),1961年6月,改鄉(xiāng)成立新坡人民公社。1983年9月撤社設新坡區(qū)。1987年3月撤區(qū)設新坡鎮(zhèn)。2003年瓊山市與海口市合并后屬??谑旋埲A區(qū)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