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桔踱江指揮所,位于金沙江樹桔渡口北岸,距渡口約500米,離東川區(qū)拖布卡鄉(xiāng)樹桔村大片村落約1千米,是一座獨家石 板頂土墻四合院,原是老船工饒樹清、饒樹標家居住, 1935年5月4日至6日拂曉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九軍團渡金沙江指揮所就設(shè)在這里。
指揮所坐東向西,寬21.60米,長12.0米,面積共267.84 平方米,院子里有三間正房,兩間廂房,正房兩側(cè)各有一間披 廈u右披廈是廚房,右?guī)渴桥E铮髱渴秦i圈。大門原在豬 圈和左披廈之間,后來在正房對面的圍墻上開了一道正門,形成 一個長方形的建筑群。正房中屋面積約15平方米,一個長供桌緊靠后墻,供桌前有一張核桃木面紅椿木腿的四方小飯桌,桌高 0.4米,每邊長0.8米,四周放著4條高0.15米,長1米,寬 0.15米的長木凳。左墻邊有一個做飯燒水的火塘。左右正房為臥室,左臥室分隔為兩半,前房后部搭了一張長18米,寬0.8 米,高0.55米的木床,靠山墻床頭放著一只攀枝花木制成的小柜,柜子高0.8米,長0.6米,寬0.米,外面涂著一層薄薄的紅油漆,這是饒樹標的妻子糯友珍陪嫁的嫁妝。
紅軍渡江那兩天,指揮渡江的軍團首長就住在正屋里,門前布著崗哨,經(jīng)常有二、二十位身著軍裝,腰佩短槍的軍事人員進進出出。發(fā)報機放在小桌上,手搖發(fā)電機放在豬圈里,紅軍收發(fā)報、召開會議、研究情況就用這張小桌子。有些指揮員疲倦了就 在床上休息一會,擬稿人員因為外屋小,人多嘈雜,就在左首臥室里工作,饒家家具少,紅軍坐在床沿上,點著蠟燭,伏在柜子上工作。那兩天饒樹標夫婦都留在家里幫助紅軍。
樹桔渡江指揮所遺址為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方面軍九軍團長征在此指揮渡金沙江,這座院子1984年被東川市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2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在大 門口立"紅九軍團踱江指揮所舊址"石碑一塊,"東川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樹桔渡"和"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樹桔渡"大理石碑各一塊。1999年5月6日,在院子出門的左邊7米左右由云南省文化廳撥款,東川文物管理所設(shè)計施工,特立紅軍波江紀念碑一座,分別刻有何長工"巧渡天險,威震敵膽"、黃火青"樹 桔紅軍波"的題詞和"公元一九三五年五月初,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九軍團三千余將士,在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 參謀長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黃火青的率領(lǐng)下,由樹桔渡口巧渡天險金沙江"的簡介及設(shè)計建筑施工單位和建立時間。
這個指揮所的主人饒家現(xiàn)已由政府撥款移居到樹桔大村子中居住,院子內(nèi)部重新修繕,由饒樹標的孫子看守,為游人參觀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