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做方言的人自殺死亡了,沒有人知道他自殺的原因。若干年后,方言的女兒咪咪方在國外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但對父親的自殺始終不能釋懷。于是她回國,找到方言生前的摯友老王。已值“風燭殘年”的老王,時隔三十多年后終于敞開心扉,向逝去多年的摯友方言的女兒咪咪方說出了她父親生死的謎底。小說隨著老王言不由衷、躲躲閃閃、矢口否認、百般詭辯而漸漸進入到隱秘的深處,由此揭開了一個人痛苦的內心生活和全部人生滋味。兩人的談話變得漫長而艱難。
王朔,我國著名作家,編劇。1958年出生,1976年高中畢業(yè)。其自謂:“身體發(fā)育時適逢三年自然災害,受教育時趕上文化大革命,所謂全面營養(yǎng)不良。身無一技之長,只粗粗認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種志大才疏之輩,理當庸碌一生,做他人腳下之石;也是命不該絕,社會變革,偏安也難,為謀今后立世于一錐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978年開始創(chuàng)作,先后發(fā)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等中、長篇小說。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選集》等,他的早期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歷為素材,后來的小說則形成特有風格,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戲謔、反諷為主,對權威話語和知識分子的精英立場都有嘲諷,后進入影視業(yè),電視連續(xù)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
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