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坨又稱歡喜團、麻湯圓、麻雞蛋,其起源于湖北武漢,是湖北武漢、荊州,沔陽(今仙桃),天門,江陵等地的一種特色傳統(tǒng)小吃,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其是由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后外脆內(nèi)軟,外焦里嫩,色澤鮮艷,吃起來一聲脆響后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
焦脆,油甜,麻仁香濃。糯柔香甜,口感極佳。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芝麻中含有的豐富的卵磷脂和亞油酸,不但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補腦,增強記憶力,而且有防止頭發(fā)過早變白、脫落及美容潤膚、保持和恢復青春活力的作用。祖國醫(yī)學認為,芝麻是一種滋養(yǎng)強壯藥,有補血、生津、潤腸、通乳和養(yǎng)發(fā)等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頭發(fā)早白、貧血、津液不足、大便秘結(jié)和頭暈耳鳴等癥。研究發(fā)現(xiàn),芝麻還含有抗氧化的元素硒,它有增強細胞抵制有害物質(zhì)的功能,從而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糯米1公斤 糖300克 芝麻150克 面粉80克 糖精少許 麻油2公斤(實耗250克)
1、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1天,磨成細漿,吊干成團。
2、再將吊干的粉團捻碎搓成粉狀,加進紅糖、糖精、面粉混合均勻,加水擦勻搓透,餳待用。
3、將漿團揉成條形,揪小劑60個(每個約重35克),搓成圓形,投在芝麻盆里滾滿芝麻。
4、麻油入鍋,燒至七成熟時,將生坯入油鍋氽炸。這時可用鍋鏟推散開,待麻團稍漂浮時,可取鐵撈箕(笊籬)一把,將麻團在鍋邊上輕輕按壓,這樣可幫助麻團膨起,壓力可逐步加大,麻團可因此充分膨脹起來;但壓力不能過猛過大,否則將麻團按破,也炸不起來。一般炸至麻團外皮微硬,色呈褐紅時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