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長江大橋(Jiujiang Yangtze River Bridge),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qū)和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之間的寬闊的長江水面上,由1973年12月由國家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勘察設計,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通車。
九江長江大橋是中國90年代中期長江上規(guī)模最大的公路、鐵路兩用橋梁,是中國鐵路南北通道京九線、合九線和中國公路南北干線G105國道跨越長江的重要橋梁。
九江長江大橋的建成,是繼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之后,中國建橋史上又一個新的里程碑,大橋全長7675米。
九江長江大橋是中國在長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橋,在蕪湖長江大橋2000年通車前,九江長江大橋一直是中國最長、工程量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九江長江大橋于1993年1月16日建成,是105國道、京九鐵路、合九鐵路的“天塹通途”,為雙層雙線鐵路、公路兩用橋。
九江長江大橋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的鋼桁梁大橋,既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又是九江市的最引人注目的著名旅游景點 。
九江長江大橋于2015年6月23日進行加固改造維修,歷經(jīng)3年多時間,已于2019年1月6日正式恢復通車。
九江長江大橋為雙層雙線鐵路、公路兩用橋,由正橋和南北兩岸的公路、鐵路引橋組成。其中江上正橋長1806米,10個橋墩,11孔鋼梁,不論長度和跨度為160米的普通鋼桁梁外,主航道為三孔剛性桁、柔性拱,桁高16米,跨度為180米,中間一孔最大跨度達216米,最大知高32米。采用十五錳鋇釩氮高強度低合金鋼種制造,鋼板最大厚度為56毫米,并用直徑27毫米的高強度螺栓鉚接鋼梁桿件。
正橋公路在上層,三大拱范圍外,行車道寬14m,兩側各設寬2m的人行道;三大拱部分,行車道11m ,拱外側各設3.75m的機動車道及1m寬的人行道。
鐵路在下層,雙線間距4.2m。鐵路為中-活載(檢算預應力箱梁為中-26級);公路按汽-20設計,掛-100驗算;人群為3.5KN/m2。通航凈空高度24.0m,凈寬160.0m,按3孔布置。地震按設計烈度7°設防。
正橋鋼梁共11孔,所有鋼梁均為栓焊結構。正橋全長1806.712m,江中10個橋墩,兩岸各1個橋臺,鐵路引橋南岸1428.444m;北岸4440.934m,鐵路部分全長7676.09m。引橋均采用40m的無碴無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每孔2片箱梁。公路引橋南岸引橋長1347.02m,北岸引橋長1306.389m,公路部分引橋長4460.122m,均為40m預應力混凝土T梁,每孔8片。
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提出要在九江修建長江大橋,在他的《建國方略》中寫到,要實現(xiàn)在中國修建“二十萬里鐵路”的宏偉目標,使九江成為“中國南北鐵路之一中心”。遺憾的是,偉人早逝,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xiàn)這個愿望。
1973年12月26日,九江長江大橋正式動工修建。
1993年1月16日,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通車。
1995年6月1日,九江長江大橋鐵路橋正式開通運營。
九江長江大橋是雙層雙線鐵路、公路橋。它的鐵路橋長7675米,比南京長江大橋還長900米,橋墩跨度216米,當時在世界同類橋梁中列第3位。九江長江大橋先后獲得國家優(yōu)質(zhì)工程“魯班”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